诗词原文
山居杂诗
朝代:唐代
作者:皎然
池边洗衲苔侵袖,壁上蒸霞暮掩关。
林后夜莺啼断月,池边秋雁叫霜天。
闲居日日得高卧,无事时时得尽言。
莫道野人全不解,独将心事付沙鸥。
作者简介
皎然,唐代诗僧,俗姓谢,字清昼,湖州(今浙江吴兴)人,他是南朝文学家谢灵运的十世孙,早年曾出入仕途,后出家为僧,与颜真卿、韦应物、灵澈等人交往密切,诗名颇盛,皎然的诗歌多写山水田园和佛家生活,风格清丽闲淡,为唐代著名的诗僧之一。
译文
在池塘边洗涤僧衣,青苔沾湿了衣袖;夕阳映照下的石壁如同蒸霞,暮色中关闭了山门,树林后面夜莺啼鸣,似乎要啼断明月;池塘边秋雁哀鸣,叫声响彻霜天,闲居的日子里可以日日高卧,没有俗事牵挂时可以畅所欲言,不要说山野之人全然不解风情,他只是将心事托付给了沙洲上的鸥鸟。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山居生活的宁静与闲适,首联“池边洗衲苔侵袖,壁上蒸霞暮掩关”通过具体的场景展现了诗人日常生活的片段,既表现了山居环境的清幽,也体现了诗人内心的淡泊与超脱,颔联进一步以夜莺和秋雁的啼鸣渲染了山居的寂静与凄清,颈联则直接表达了诗人闲居生活的自在与惬意,尾联以“独将心事付沙鸥”作结,既表现了诗人的孤独与寂寞,也体现了他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山居生活的宁静与美好,首联“池边洗衲苔侵袖,壁上蒸霞暮掩关”以生动的画面展现了诗人日常生活的闲适与超脱,青苔沾袖、蒸霞映壁,既表现了山居环境的清幽,也体现了诗人内心的淡泊,颔联通过夜莺和秋雁的啼鸣,进一步渲染了山居的寂静与凄清,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颈联则直接表达了诗人闲居生活的自在与惬意,高卧无忧、畅所欲言,展现了诗人内心的自由与洒脱,尾联以“独将心事付沙鸥”作结,既表现了诗人的孤独与寂寞,也体现了他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将个人的情感与自然景物融为一体,达到了物我两忘的境界。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皎然在山居生活中所作,反映了他远离尘嚣、归隐山林的生活状态,皎然作为一位诗僧,对佛教有着深厚的信仰和修养,他的诗歌多写山水田园和佛家生活,表达了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这首诗正是他在山居生活中,通过对周围环境的细致观察和内心情感的深刻体验,创作出来的一首反映他闲适、超脱生活状态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