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题李凝幽居
唐·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附加句:
另有一说,贾岛曾有一联云:“会使低头降志士,无令抵掌笑书生。” 此句虽非直接出自上述《题李凝幽居》,但反映了贾岛对于士人气节与尊严的深刻见解,常被后人引用以彰显文人风骨。
作者及朝代
作者:贾岛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贾岛,字浪仙,唐代著名诗人,以苦吟诗风著称,一生贫寒,曾长时间隐居山林,对自然景物有着深厚的情感与细腻的观察,他的诗作多描写山林隐逸生活,语言质朴,意境深远,是唐代“苦吟派”诗人的代表人物之一。
译文
(针对《题李凝幽居》全诗,附加句作为独立意义存在,不直接翻译)
闲居之处少有邻居相伴,一条长满青草的小路通向荒芜的园子,鸟儿栖息在池塘边的树上,僧人在月光下轻轻敲门,走过小桥,眼前是原野的色彩,搬动石头,仿佛触动了云层的根基,我暂且离去,但还会再来这里,我们约定的幽静之约,我不会违背诺言。
释义
此诗描绘了诗人访问友人李凝的隐居之所,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隐逸生活的宁静与美好,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附加句“会使低头降志士,无令抵掌笑书生”则强调了士人不应屈服于权势,应保持尊严,不让那些轻视文人的浅薄之辈得意嘲笑。
赏析
《题李凝幽居》以其清新脱俗的意境、精炼的语言,展现了贾岛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隐逸生活的深刻理解,诗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一联尤为著名,以其静谧和谐的画面,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而附加句则体现了贾岛作为文人的傲骨与自尊,表达了对士人气节的坚守。
创作背景
贾岛创作此诗时,正值他仕途不顺,对现实社会感到失望,转而向往山林隐逸生活,他通过访问友人李凝的隐居之所,感受到了那份远离尘嚣的宁静与自由,从而触发了创作灵感,而附加句则可能是他在面对社会现实,尤其是文人地位不被重视的背景下,内心情感的真实流露,表达了他对士人尊严的维护与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