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突骑来酣战,虎头燕颔谁不见。的意思及出处

梦梦98个月前

这首诗词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燕支行》,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

诗词原文

燕支行

唐·王维

汉家天将才且雄,来时谒帝明光宫。

万乘亲推双阙下,千官出饯五陵东。

誓辞甲第金门里,身作长城玉塞中。

卫霍才堪一骑将,朝廷不数贰师功。

赵魏燕韩多劲卒,关西侠少何咆勃。

报仇只是闻尝胆,饮酒不曾妨刮骨。

画戟雕戈白日寒,连旗大旆黄尘没。

刁斗严更军垒深,飞狐夜度陇愁阴。

箭飞乌道盘蛇戍,烛照山城羽翼屯。

将军突骑来酣战,虎头燕颔谁不见。

匈奴天骄今未灭,汉家边戍不曾闲。

作者简介

王维,唐代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王维参禅悟理,精通诗书音画,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译文

汉朝的将军英勇无比,才华出众,他来到京城谒见皇帝于明光宫,皇帝亲自在宫阙下为他送行,千官也在五陵之东为他饯行,他发誓要辞别豪华的宅第,到边塞去建功立业,卫青、霍去病那样的将才,只配做一名骑兵将领,朝廷不会把李广利那样的战功再次数说,赵、魏、燕、韩等地多有勇猛的士兵,关西的侠士更是勇猛无比,他们为了报仇雪恨,卧薪尝胆;在战场上,他们即使受伤也不妨碍饮酒,画戟雕戈在日光下闪着寒光,大军出征,黄尘滚滚,遮天蔽日,刁斗声声,更鼓严明,军营深邃,飞狐关隘,夜色沉沉,战士们越过陇山,愁云笼罩,箭矢在乌道上飞舞,盘蛇戍的守军严阵以待;烛光照亮了山城,屯驻的军队如羽翼般展开,将军率领着突骑前来酣战,他那虎头燕颔的英姿,谁人不见?匈奴的嚣张气焰至今仍未被扑灭,汉朝的边防战士们始终未曾停歇。

释义

本诗通过描绘汉朝将军出征的壮丽场景,展现了将军的英勇无畏和士兵们的豪情壮志,诗中通过对战争场面的生动描绘,以及对将军和士兵形象的刻画,表达了对国家边防事业的赞美和对英雄人物的敬仰。

赏析

王维的《燕支行》是一首充满英雄气概的边塞诗,诗中通过对汉朝将军出征的描绘,展现了边塞战争的壮丽和残酷,诗人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战争场面的宏大、士兵们的英勇无畏以及将军的英明果断,诗人也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引用和对比,表达了对英雄人物的敬仰和对国家边防事业的赞美,整首诗气势磅礴,语言凝练,富有感染力。

创作背景

王维生活在唐代中期,这是一个国家繁荣、文化昌盛的时代,边疆地区的战争和动荡也给国家带来了不小的困扰,王维作为一位有社会责任感的诗人,他通过创作边塞诗来表达对国家边防事业的关注和赞美,他也通过描绘战争场面的残酷和士兵们的英勇无畏,来呼吁人们珍惜和平、反对战争。《燕支行》不仅是一首赞美英雄人物的诗歌,也是一首反映时代精神、具有深刻社会意义的作品。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