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鹦鹉
唐·白居易
陇西鹦鹉到江东,养得经年嘴渐红。
常恐思归先剪翅,每因喂食暂开笼。
人怜巧语情虽厚,鸟忆高飞意不同。
数汝禽中识语多,却忘珍贵自家歌。
作者及朝代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白居易的诗作在唐代乃至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诗歌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诗歌的社会功能。
译文
陇西的鹦鹉被带到了江东,经过多年的饲养,它的嘴巴渐渐变得鲜红,我常常担心它会思念故乡而想要飞回,所以事先剪短了它的翅膀,每次喂食时,我都会暂时打开笼子,人们虽然怜爱它巧妙的言语和深厚的情感,但鹦鹉心中却仍然怀念着高飞在天的自由,你在这众多禽鸟中算是能识别很多话语的了,却忘记了自家那珍贵而自然的歌声。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写一只被驯养的鹦鹉,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本真的向往,鹦鹉虽然能言善辩,受到人们的喜爱,但它内心却仍然渴望着自由飞翔的生活,诗人借此讽刺了那些为了追求名利而失去自我本真的人,提醒人们要珍惜自己的内在价值,不要为了外在的认可而迷失自我。
赏析
这首诗以鹦鹉为题材,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诗人对自由与本真的追求,诗中“数汝禽中识语多,却忘珍贵自家歌”一句,既是对鹦鹉的讽刺,也是对人类的警醒,诗人通过鹦鹉的口吻,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自我价值的珍视,这首诗也体现了白居易诗歌的平易通俗和深刻寓意相结合的特点。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白居易个人的生活经历和思想情感有关,白居易一生仕途坎坷,多次遭贬谪,但他始终保持着对自由和本真的追求,在这首诗中,他通过描写一只被驯养的鹦鹉,表达了自己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自我价值的珍视,这首诗也可能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名利和地位的追求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提醒人们要珍惜自己的内在价值,不要为了外在的认可而迷失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