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秦馀山馆
朝代:清代
作者:王韫斋
桃谷风烟迷日月,林光庭馆是秦馀。
楼台错落藏幽径,山水清嘉入画图。
客到花间寻旧梦,人来竹里听鸣榔。
此中真意谁能解,且向樽前醉一壶。
作者简介
王韫斋,清代文学家、诗人,生卒年不详,字不详,号不详,活跃于清代中晚期,他的作品以诗文见长,尤其擅长描绘自然景色与抒发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虽然历史文献中关于他的记载不多,但从其作品中可以感受到他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译文
桃花谷中的风烟弥漫,使得日月都显得朦胧不清;庭院馆舍在林间闪烁,仿佛是秦朝遗留下来的景致,楼台错落有致地隐藏在幽静的小径之中,山水清秀美好,宛如一幅动人的画卷,客人来到花间寻找往日的梦境,人们在竹林里聆听船夫摇橹的声音,这里的真正意境谁能理解呢?不如暂且对着酒杯畅饮一番吧。
释义
桃谷风烟迷日月:形容桃花谷中风烟缭绕,使得日月之光都变得模糊不清,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幽远的氛围。
林光庭馆是秦馀:指庭院馆舍在林间若隐若现,仿佛是从秦朝遗留下来的古迹,增添了历史厚重感。
楼台错落藏幽径:形容楼台建筑错落有致,巧妙地隐藏在幽静的小径之中,增加了景观的层次感和趣味性。
山水清嘉入画图:赞美山水景色清秀美好,宛如一幅动人的画卷,令人陶醉。
赏析
这首诗以秦馀山馆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周围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首联“桃谷风烟迷日月,林光庭馆是秦馀”以桃谷的风烟和庭馆的古老为引子,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古朴的氛围,颔联“楼台错落藏幽径,山水清嘉入画图”则进一步描绘了楼台与山水相映成趣的美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赞美,颈联“客到花间寻旧梦,人来竹里听鸣榔”通过客人的活动和自然的声音,增添了诗歌的生活气息和动感,尾联“此中真意谁能解,且向樽前醉一壶”则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真谛的探寻和对世俗纷扰的超脱态度,以饮酒为乐,寄情于山水之间。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王韫斋的一次游历或隐居生活有关,秦馀山馆作为一处幽静而美丽的景点,激发了诗人的创作灵感,他通过描绘秦馀山馆及其周围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美的热爱、对历史的感慨以及对人生真谛的探寻,诗歌中也透露出诗人对世俗纷扰的超脱态度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