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阴话罢茶烟冷,又听钟声出上方。上一句是什么?

小星10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宿灵隐寺

唐·贾岛

众岫耸寒色,精庐向此分。

流星透疏木,走月逆行云。

桐阴话罢茶烟冷,又听钟声出上方。

作者及朝代

作者:贾岛(779年\~843年)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贾岛,字浪仙,唐代著名的苦吟派诗人,与孟郊齐名,人称“郊寒岛瘦”,他一生仕途坎坷,曾做过和尚,法号无本,贾岛的诗歌以五言律诗见长,内容多写荒凉枯寂之境,长于刻画景物,为晚唐著名诗人之一,他的诗作风格独特,注重炼字炼句,追求语言的奇峭和意境的幽深,对后世有一定影响。

译文

群山耸立,寒气逼人,在这清幽之地,灵隐寺静静伫立,流星划过稀疏的树木,月亮仿佛在云层中逆行,我们在桐树荫下交谈完毕,茶已凉透,这时又听到上方寺庙传来的钟声。

释义

众岫耸寒色:众多山峰耸立,带着寒凉的色彩。

精庐向此分:精致的寺庙就坐落在这清幽之地。

流星透疏木:流星划过稀疏的树梢。

走月逆行云:月亮仿佛在云层中逆向行走。

桐阴话罢茶烟冷:在桐树荫下交谈完毕,茶已凉透。

又听钟声出上方:这时又听到上方寺庙传来的钟声。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灵隐寺的清幽与宁静,以及诗人在此地的感受,首联“众岫耸寒色,精庐向此分”点明了灵隐寺的地理位置和周围环境,群山环绕,寒气逼人,寺庙就坐落在这清幽之地,颔联“流星透疏木,走月逆行云”通过流星和月亮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静谧与神秘,颈联“桐阴话罢茶烟冷”则描写了诗人在桐树荫下与人交谈的情景,茶已凉透,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尾联“又听钟声出上方”以钟声收尾,既呼应了寺庙的主题,又增添了诗歌的韵味和意境。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景物的描写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灵隐寺的赞美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贾岛一生仕途坎坷,曾做过和尚,对佛教有着深厚的感情,他游历四方,遍访名山大川,灵隐寺作为佛教圣地之一,自然成为他游览和创作的对象,这首诗就是他在游览灵隐寺时所作,通过描绘寺庙的清幽与宁静,表达了他对佛教的敬仰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这首诗也反映了贾岛诗歌风格的特点,即注重炼字炼句,追求语言的奇峭和意境的幽深。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