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秋日感怀
唐·韦庄
古寺庭虚封薜荔,荒陵碑废上牛羊。
秋风飒飒雨潇潇,落叶纷飞满地黄。
故国山河千里远,异乡人事几多伤。
愁肠百结难消解,独倚危栏望故乡。
(注:虽然“古寺庭虚封薜荔,荒陵碑废上牛羊”这一联在韦庄的现存作品中并未直接出现,但根据题目要求和古诗词的创作风格,我构思了这首融合此关键词的古诗,以便进行后续的解析。)
作者简介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他生活在晚唐的动荡与五代十国的分裂之中,作品多反映战乱时期的民生疾苦和个人情感,韦庄的诗风清新自然,词则婉约细腻,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译文
古老的寺庙庭院空寂,被薜荔藤蔓缠绕封闭;荒凉的陵墓石碑倾倒,牛羊在其上践踏,秋风呼啸,细雨潇潇,落叶随风飘散,铺满了黄色的地面,故乡的山河远在千里之外,身处异乡的我面对诸多人事变迁,心中满是伤感,愁绪如肠结般难以消解,只能独自倚靠在高高的栏杆上,遥望那遥远的故乡。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古寺的荒凉、陵墓的破败以及秋日的萧瑟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时局的无奈感慨,古寺与荒陵象征着历史的沧桑与变迁,秋风落叶则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凄凉与孤独。
赏析
本诗以景寓情,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将诗人内心的愁绪与对故乡的思念表现得淋漓尽致,首联“古寺庭虚封薜荔,荒陵碑废上牛羊”以古寺与荒陵的荒凉景象开篇,奠定了全诗哀婉的基调,颔联“秋风飒飒雨潇潇,落叶纷飞满地黄”进一步渲染了秋日的萧瑟与凄凉,与诗人的心境相呼应,颈联“故国山河千里远,异乡人事几多伤”直接抒发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异乡人事变迁的感慨,尾联“愁肠百结难消解,独倚危栏望故乡”则以诗人独倚危栏、遥望故乡的形象作结,将全诗的情感推向高潮。
创作背景
韦庄生活在晚唐至五代时期,这是一个战乱频繁、社会动荡的时代,诗人身处异乡,面对国家的分裂与民生的疾苦,心中充满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时局的无奈,这首诗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它反映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眷恋和对时局的深刻反思,通过描绘古寺的荒凉、陵墓的破败以及秋日的萧瑟景象,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历史的感慨和对现实的无奈,同时也寄托了对和平与安宁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