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定盘星
朝代:清代
作者:黄遵宪
四十九年无畏说,至今错认定盘星。
海天凭尺难量度,风月当空可证明。
万里江山凭掌握,千秋事业在心灵。
何时归去青山外,月满松风径自清。
作者简介
黄遵宪(1848年-1905年),字公度,广东嘉应州(今梅州)人,晚清著名政治家、外交家、文学家、诗人,他是“诗界革命”的倡导者和杰出代表,主张诗歌应反映现实、表达新思想,黄遵宪曾出使日本、美国、英国、新加坡等地,其诗作深受西方文化和思想的影响,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开放精神。
译文
四十九年来我一直勇敢地发表见解,到如今却发现自己像错认了定盘星(即指南针)一样迷失了方向,海天一色,凭着一把尺子难以量度其广阔;风月当空,可以作为我内心的证明,万里江山掌握在我的手中,千秋事业则依赖于我的心灵,何时能归隐到那青山之外,享受月满松风、小径清幽的宁静生活。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过去四十九年人生经历的反思和感慨,首句“四十九年无畏说”概括了诗人过去勇敢直言、无所畏惧的态度;次句“至今错认定盘星”则暗示了诗人在某些方面可能犯了错误或迷失了方向,接下来的两句通过“海天凭尺难量度”和“风月当空可证明”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复杂性和内心信念的坚定,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赏析
这首诗以“定盘星”为象征,巧妙地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人生经历的反思和感慨,诗人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将自己的内心世界和现实世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展现了其深邃的思想和丰富的情感,诗人也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体现了其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人生态度。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黄遵宪晚年时期,当时他经历了多年的外交生涯和仕途起伏,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感悟和思考,诗人通过这首诗回顾了自己过去四十九年的人生经历,表达了对过去错误的反思和对未来的憧憬,这首诗也反映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思考,体现了其作为一位有责任感的知识分子的担当和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