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南溪早春
唐·杨万里
还家五度见春容,长被春容恼病翁。
高柳下来垂处绿,小桃上去末梢红。
卷帘亭馆酣酣日,放棹溪流浅浅风。
水边人去燕争泥,风动绿荷香满溪。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杨万里
朝代:南宋
作者简介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文学家、理学家,主战派人物,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他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语言通俗活泼,构思新巧奇特,风格清新自然,十分富有幽默情趣。
译文
回到家乡五次见到春天的面容,总是被春天的面容所恼病中的我,高高的柳树垂下绿荫,小桃树的树梢上绽放出红色的花朵,卷起帘子,亭馆里阳光明媚,让人沉醉;放下船桨,溪流上微风浅浅,令人惬意,水边的人们离去后,燕子们争着衔泥筑巢,微风吹动绿荷,香气弥漫了整个小溪。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早春时节南溪的美丽景色和宁静氛围,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刻画了柳树、桃花、阳光、微风、燕子、绿荷等元素,展现出一幅生机勃勃、和谐美好的春日画卷。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早春南溪的美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首联“还家五度见春容,长被春容恼病翁”点明了诗人多次回到家乡,每次都被春天的美景所打动,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因病而稍感困扰的心情,颔联和颈联则通过描绘柳树、桃花、阳光、微风等自然景物,进一步展现了早春的生机与活力,尾联“水边人去燕争泥,风动绿荷香满溪”以燕子争泥筑巢和绿荷飘香为结尾,既表现了春天的繁忙与生机,又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和动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杨万里在南宋时期创作的,具体创作时间不详,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对家乡的春天有着深厚的感情,多次回到家乡都被春天的美景所打动,这首诗可能是诗人在某个早春时节回到家乡,看到南溪的美丽景色后,有感而发创作而成的,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以及他对家乡和春天的深厚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