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汉宫词
唐·李商隐
青雀西飞竟未回,君王长在集灵台。
侍臣最有相如渴,不赐金茎露一杯。
桂叶双眉久不描,残妆和泪污红绡。
汉家规模止如此,四百光阴犹撚指。
长信宫中秋月明,昭阳殿下捣衣声。
内人相送遥相忆,并蒂莲开两处生。
作者及朝代
李商隐,唐代著名诗人,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他生活在晚唐时期,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内容在诗坛上占有重要地位,李商隐的诗歌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
作者简介
李商隐自幼聪颖,文思敏捷,早年曾得到令狐楚的赏识和培养,但在仕途上,他因卷入牛李党争而历经坎坷,一生郁郁不得志,他的诗歌不仅反映了晚唐社会的动荡和衰落,也表达了他个人的苦闷和追求。
译文
青雀鸟向西飞去却再也没有回来,君王长久地停留在集灵台上,侍臣中最有才华的相如(指司马相如)也感到口渴难耐,但君王却没有赐给他一杯金茎露。
桂叶般的双眉已经很久没有描画了,残妆和泪水一起污染了红色的绡衣,汉家的规模气度就是这样了,四百年的光阴就像捻指间一样短暂。
长信宫中秋夜的月亮明亮如镜,昭阳殿下传来阵阵捣衣的声音,宫人们相互送别时遥相思念,就像并蒂莲开在两处一样。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汉宫中宫女的生活和情感,反映了晚唐社会的衰败和宫廷生活的空虚无聊,诗中“青雀西飞”象征着君王的离去和宫廷的寂寞,“桂叶双眉”则描绘了宫女的美丽和哀愁,而“汉家规模止如此”则是对汉家气度和规模的讽刺和批评。
赏析
这首诗在艺术上具有很高的成就,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将汉宫中的景象和情感展现得淋漓尽致,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象征和隐喻等手法,使得诗歌的意境更加深远和丰富,在情感表达上,诗人既表达了对宫女命运的同情和怜悯,也表达了对汉家气度和规模的讽刺和批评。
“四百光阴犹撚指”一句更是将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短暂表现得淋漓尽致,诗人通过这一细节描写,不仅突出了宫廷生活的空虚无聊,也表达了对人生短暂的感慨和无奈。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李商隐在晚唐时期创作的,当时社会动荡不安,宫廷生活也充满了空虚和无聊,诗人通过描绘汉宫中的景象和情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衰败和宫廷生活的空虚无聊,诗人也借古讽今,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和批评,这首诗不仅具有深刻的思想内容,也展现了李商隐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