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咏秦
唐·李显
三秦才定海宇清,税驾咸阳遂称帝。
千秋霸业今何在,唯有青山伴月明。
(注:此诗为虚构之作,历史上李显并未直接创作此诗,但为符合题目要求,特以唐代皇帝李显之名虚构一首,以便进行解析。)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显(此处为虚构设定,实际为唐中宗,原名李哲,后改名李显,唐朝第四位皇帝)
朝代:唐朝
作者简介
(基于虚构设定)李显,唐朝皇帝,早年因宫廷政变被废为庐陵王,后复位称帝,他虽在政治上多有波折,但对文化艺术有一定贡献,喜好诗词歌赋,常于宫廷之中与文人墨客交流,此诗虽为虚构,但反映了唐朝皇帝对于历史霸业的感慨与对自然永恒的敬畏。
译文
三秦之地刚刚平定,天下海内归于清平,
(我)在咸阳停下车驾,于是登基称帝。
那千秋万代的霸业如今在哪里呢?
只有那青山依旧,伴着明月照耀。
释义
三秦才定海宇清:指秦朝末年,刘邦击败项羽,平定关中(三秦之地),使天下恢复和平。
税驾咸阳遂称帝:税驾,指停车卸马,此处喻指刘邦进入咸阳,建立汉朝,登基称帝。
千秋霸业今何在:感叹历史上的霸业虽然辉煌,但如今都已消逝无踪。
唯有青山伴月明:只有那永恒的自然,如青山和明月,见证着历史的变迁。
赏析
此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感慨,前两句回顾了刘邦平定三秦、建立汉朝的辉煌历史,后两句则笔锋一转,以“千秋霸业今何在”的设问,引发读者对历史沧桑的无限遐想,最后以“唯有青山伴月明”作结,既展现了自然的永恒与伟大,又隐含了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深刻认识,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
(基于虚构设定)此诗虽为虚构,但可设想为李显在登基之后,面对唐朝初年的动荡与后来的稳定,心中不禁生出对历史霸业的感慨,他或许在游览咸阳古城时,触景生情,回忆起刘邦的丰功伟绩,以及自己登基以来的种种经历,于是有感而发,创作了这首《咏秦》,通过这首诗,李显表达了对历史的敬畏、对自然的赞美,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深刻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