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秋日感怀
朝代:清代
作者:郑燮(郑板桥)
宦海浮沉几十秋,
诗律自怜心尚在。
宦情难与世趋新,
独抱幽怀对月愁。
作者简介
郑燮,字克柔,号板桥,又号理庵,江苏兴化人,清代书画家、文学家,他是“扬州八怪”之一,以诗书画三绝著称于世,郑板桥的诗作多抒发其个人情感与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动人,其书法和绘画亦独具风格,尤其是他的竹石画,更是名扬四海。
译文
在宦海中浮沉已经几十个春秋,
我仍自怜于对诗律的热爱之心未曾改变。
但我的为官之情却难以与世俗一同趋新,
只能独自怀抱幽深的情怀对着月亮发愁。
释义
“宦海浮沉几十秋”描述了作者在官场中的多年经历,经历了无数的起伏与变迁。“诗律自怜心尚在”表达了作者对诗歌艺术的热爱与执着,即便历经世事沧桑,这份热爱之心依然未变。“宦情难与世趋新”则揭示了作者对于官场中趋炎附势、追求新奇之风的反感与无奈。“独抱幽怀对月愁”则进一步描绘了作者因无法与世同流合污而感到的孤独与愁苦。
赏析
这首诗是郑板桥在秋日时节对自身经历与情感的深刻抒发,首句“宦海浮沉几十秋”以简洁的语言概括了作者漫长的官场生涯,为全诗奠定了基调,次句“诗律自怜心尚在”则展现了作者对诗歌艺术的热爱与坚守,这种热爱与坚守成为了他在官场沉浮中的精神支柱,第三句“宦情难与世趋新”则直接表达了作者对官场风气的反感与无奈,这种反感与无奈使得他无法与世俗同流合污,末句“独抱幽怀对月愁”则以月亮为伴,进一步描绘了作者的孤独与愁苦,使得全诗的情感更加深沉与动人。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郑板桥晚年时期,此时他已经在官场中经历了多年的浮沉与变迁,对于官场的种种弊端有了深刻的认识与体验,作为一位才华横溢的艺术家,他对于诗歌艺术的热爱与执着也从未改变,这种热爱与执着在官场中却难以得到认同与尊重,使得他感到深深的孤独与无奈,在这种背景下,他创作了这首诗来抒发自己的情感与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