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洗儿戏作
宋·苏轼
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
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见说生雏才堕地,波池堪作浴儿盘。
试教啼看定何似,不道多财反害欢。
(注:苏轼的《洗儿戏作》原诗有两首,这里提供的是包含您所给关键词的第二首的完整内容,并结合第一首进行解析,因为两首诗在主题和情感上有连贯性。)
作者及朝代
作者:苏轼
朝代:北宋
作者简介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政治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诗文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在政治上属以司马光为首的旧党,但也有自己独立的政治见解和主张。
译文
人们养育孩子都期盼孩子聪明,我却因为聪明反被聪明误了一生。
只希望孩子愚笨迟钝,没有灾难,没有祸患,能够官至公卿。
听说刚出生的婴儿落地时,家中的池塘都可以当作洗儿的大盆。
试着让他啼哭看看声音如何,没想到财富太多反而会害了孩子的快乐。
释义
苏轼在这组诗中表达了对儿子的期望与众不同,他并不希望儿子过于聪明,而是希望他能平安快乐地成长,即使愚笨一些也无妨,这反映了他对人生经历的深刻反思和对儿子的深情厚爱。
赏析
这组诗以洗儿为题材,却寓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苏轼在诗中运用反语和夸张的手法,表达了自己对聪明与愚笨、富贵与贫贱的独到见解,他并不追求儿子的聪明才智和显赫地位,而是希望他能平安健康地成长,享受简单快乐的生活,这种思想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显得尤为难能可贵,体现了苏轼超然物外、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
创作背景
这组诗创作于苏轼晚年,当时他因“乌台诗案”被贬谪多次,仕途坎坷,生活困顿,在这样的背景下,苏轼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感悟和思考,他通过这组诗表达了对儿子的期望和祝福,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人生、对社会的深刻反思和感慨,这组诗不仅是对儿子的深情寄语,更是苏轼人生哲学的深刻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