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舟却忆经行处,湘水寒烟接洞庭。上一句是什么?

风云107个月前

诗词原文

湘水吟

唐·李群玉

身在三湘四水间,

行吟年复又一年。

更将雅意凌云笔,

醉折奇花五色笺。

梦泽烟波渔火稀,

洞庭秋水晚来微。

扁舟却忆经行处,

湘水寒烟接洞庭。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群玉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李群玉,唐代著名诗人,字文山,澧州(今湖南澧县)人,他自幼聪颖好学,才思敏捷,尤其擅长诗歌创作,李群玉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意境深远,深受后人喜爱,他的作品多以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为主,反映了唐代文人士大夫的生活情趣和审美追求。

译文

我身处三湘四水之间,年复一年地在这里行吟作诗,我用凌云之笔挥洒雅意,醉后折下五色笺纸写下诗篇,梦泽之上烟波浩渺,渔火稀疏;洞庭湖的秋水在傍晚时分显得格外温柔,回想起乘坐小舟经过的那些地方,湘水上的寒烟与洞庭湖相接,景色如画。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三湘四水间行吟的生活场景,以及他对自然景色的深情回忆,首联和颔联通过“身在三湘四水间”和“更将雅意凌云笔”等句,展现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热爱和才华,颈联和尾联则通过描绘梦泽和洞庭湖的景色,以及诗人对过往经历的回忆,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无限向往和怀念。

赏析

这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情的回忆,展现了诗人对三湘四水间美景的热爱和留恋,诗中“梦泽烟波渔火稀,洞庭秋水晚来微”等句,生动地描绘了洞庭湖和梦泽的壮丽景色,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情感体验。“扁舟却忆经行处,湘水寒烟接洞庭”等句,则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经历的深情回忆和对自然美景的无限向往,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李群玉在三湘四水间行吟时所作,他身处自然美景之中,感受着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人文历史的厚重底蕴,心中充满了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在创作这首诗时,他或许正乘坐着小舟在湘水上漂泊,回想起自己曾经经过的那些地方和所见的美丽景色,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深深的怀念之情,他挥毫泼墨,将这份怀念和感悟化作了一首优美的诗篇。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