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下西风片雨青,玉堂人静酒初醒。的意思及出处

春秋147个月前

诗词原文

秋夜独酌

唐·李商隐

叶下西风片雨青,玉堂人静酒初醒。

隔帘灯火黄昏后,满地梧桐月明中。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他是晚唐时期著名的诗人,与杜牧齐名,合称“小李杜”,李商隐的诗作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他的诗歌往往含有较深的象征意义,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和启迪。

译文

西风吹落树叶,伴随着稀疏的细雨,使得周围的一切显得更加青翠,在寂静的玉堂之中,我刚刚从醉意中醒来,黄昏时分,隔着帘幕望去,只见灯火阑珊;月光下,满地的梧桐叶更添了几分秋意。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夜独酌后的场景,首句“叶下西风片雨青”通过西风、落叶和细雨,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宁静的秋夜氛围,次句“玉堂人静酒初醒”则点明了诗人的身份和状态,他在玉堂(可能指书房或居室)中独酌后醒来,周围一片寂静,后两句“隔帘灯火黄昏后,满地梧桐月明中”进一步描绘了秋夜的景象,灯火阑珊、月光洒落、梧桐叶满地,共同构成了一幅凄清而美丽的画面。

赏析

这首诗以秋夜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首句中的“西风”、“片雨”和“青”字,不仅描绘了秋夜的景象,还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凄凉和清冷,次句中的“玉堂人静”和“酒初醒”则揭示了诗人的身份和状态,他在寂静的玉堂中独酌后醒来,这种孤独和寂寞的感觉更加浓烈,后两句中的“灯火”、“黄昏”、“梧桐”和“月明”等意象,进一步烘托了秋夜的凄清和美丽,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生命无常的感慨,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李商隐晚年时期,晚唐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严重,诗人身处其中深感无奈和孤独,他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秋夜的感受和对生命的思考,在寂静的秋夜中,诗人独酌后醒来,望着窗外的景象,心中充满了对时光流逝和生命无常的感慨,这种孤独和寂寞的感觉与晚唐时期的社会背景相呼应,使得这首诗具有更加深刻的内涵和意义。

虽然上述诗词和解析是基于题目要求生成的,但历史上李商隐并未留下名为《秋夜独酌》的这首诗,这里的诗词和解析是虚构的,旨在符合题目要求并展示李商隐可能的创作风格和主题。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