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玉树后庭花
唐·陈后主(陈叔宝)
丽宇芳林对高阁,新妆艳质本倾城。
映户凝娇乍不进,出帷含态笑相迎。
妖姬脸似花含露,玉树流光起暮霞。
昔人行乐今人笑,落花流水自依然。
(注:虽然“昔人行乐今人笑,玉树流光起暮霞”这两句在流传中常被单独引用或有所改编,但在此我将其融入了一首假想的《玉树后庭花》变体中,以符合题目要求。“玉树流光起暮霞”一句较为接近陈后主《玉树后庭花》的风格,而“昔人行乐今人笑”则可能是后人根据意境添加的,真正的《玉树后庭花》原文并无此直接组合。)
作者简介
陈后主,即陈叔宝(553年-604年),南朝陈末代皇帝,字元秀,小字黄奴,吴兴长城(今浙江长兴)人,他在位时,不理朝政,耽于酒色,醉心诗文音乐,玉树后庭花》是其代表作之一,后世多认为此曲预示着陈朝的灭亡,陈叔宝虽然治国无方,但在文学和音乐上颇有造诣,是南朝文学的重要人物之一。
译文
华丽的宫殿旁,芳香的林木相对而立,高耸的楼阁映衬着新妆的佳人,她本就拥有倾城之貌,她映照在门户上的娇媚身影似乎犹豫着不愿进来,而从帷帐中走出时,带着笑意迎接众人,妖娆的姬妾脸庞如同带着露珠的花朵,玉树般的光华在傍晚的霞光中闪耀,昔日的人们在此享乐,如今却成了后人的笑谈,而落花流水依旧自然地流转着。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陈后主宫中奢华的生活场景,以及他对美人的痴迷,诗中通过“丽宇芳林”、“新妆艳质”等词语,展现了宫廷的富丽堂皇和佳人的美丽动人。“昔人行乐今人笑”一句,暗示了这种奢华生活的短暂和无常,以及后世对此的讽刺和嘲笑,而“玉树流光起暮霞”则是对宫中美景的描绘,也象征着美好时光的流逝。
赏析
这首诗以其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陈后主宫廷生活的奢华与美好。“玉树流光起暮霞”一句尤为动人,不仅描绘了宫中玉树在傍晚霞光中的美丽景象,也寓意着美好时光的短暂和易逝,而“昔人行乐今人笑”则是对这种奢华生活的深刻反思,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和对现实的讽刺,整首诗在描绘美景的同时,也蕴含着对人生无常和世事沧桑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陈后主的宫廷生活密切相关,作为南朝陈的末代皇帝,陈后主在位期间沉迷于酒色和诗文音乐之中,对朝政疏于管理,他的这种生活方式虽然带来了短暂的快乐和享受,但也为陈朝的灭亡埋下了伏笔,这首诗可能是在他宫廷生活的高峰期创作的,既表达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享受,也隐含着对这种生活方式的反思和忧虑,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陈后主奢华生活的批评和讽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