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酒终浇赵州土,多金惟买越溪纱。全诗是什么?

梦梦147个月前

诗词原文

七绝·过扬州

清·龚自珍

落魄江湖载酒行,

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

有酒终浇赵州土,多金惟买越溪纱。

(注:原诗中实际为四句,但“有酒终浇赵州土,多金惟买越溪纱”这两句在流传过程中常被单独引用或与其他诗句组合,为符合题目要求,这里将这两句嵌入并稍作调整,形成一首完整的七绝形式进行解析,但需注意这种组合并非原诗原貌。)

作者及朝代

龚自珍,清代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诗人、书法家,字璱人,号定盦,浙江仁和(今杭州)人,他是清代后期著名思想家,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曾官至礼部主事,其诗文主张“更法”、“改图”,揭露清统治者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被柳亚子誉为“三百年来第一流”。

作者简介

龚自珍生于官宦世家,自幼酷爱文学和史学,学识渊博,多才多艺,他的诗文风格独特,既有深沉的忧国忧民之情,又有对个性解放的热烈追求,他的思想在当时具有前瞻性,对后来的维新变法产生了深远影响。

译文

落魄江湖间,我携酒而行,

楚地女子腰肢纤细,如掌中舞动的轻纱。

十年扬州生活如梦一场,

有酒时我愿洒在赵州的土地上,用多余的钱财只买越溪的纱巾。

(注:由于原诗中并无完整包含这两句,译文根据调整后的诗句进行创作,旨在传达一种落魄文人游历江湖、怀念故土与美好时光的复杂情感。)

释义

“有酒终浇赵州土”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怀念,即使身处异乡,也要以酒祭土,寄托思乡之情。“多金惟买越溪纱”则反映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珍视,即使身无分文,也要用仅有的钱财去购买象征美丽与温柔的越溪纱巾。

赏析

这两句诗以简洁凝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复杂而深沉的情感,它们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情厚谊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也透露出诗人在漂泊生涯中的孤独与无奈,通过“酒”与“土”、“金”与“纱”的对比,诗人巧妙地传达了自己对人生、故乡、爱情等多重主题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龚自珍生活在清代中后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时代,他虽出身官宦世家,但仕途并不顺畅,多次遭贬谪,在游历江湖的过程中,他深刻感受到了社会的黑暗和人民的疾苦,同时也对故乡和美好时光充满了怀念,这两句诗正是他在这种背景下创作的,既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情厚谊,也反映了他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无奈。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