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夜不眠思往事,老年芜学叹平生。出自哪首诗?

生辉10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夜思

朝代:清代

作者:郑板桥

长夜不眠思往事,老年芜学叹平生。

空庭寂寂风摇树,冷月凄凄露点灯。

作者简介

郑板桥,原名郑燮,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清代著名书画家、文学家,他是“扬州八怪”之一,以诗书画三绝著称于世,郑板桥的诗作清新脱俗,富有哲理,常寓深意于浅白之中,其书法和绘画亦独具风格,尤其是他的“六分半书”和竹石画,更是名扬四海。

译文

漫长的夜晚难以入眠,思绪万千回顾往昔;到了老年学问荒废,不禁感叹自己的一生,空旷的庭院寂静无声,只有风儿在摇动树木;清冷的月光下,露珠点点,灯光昏暗。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往事的深深怀念和对老年学问荒废的无奈叹息,首句“长夜不眠思往事”直接点出诗人因思念过去而难以入眠;次句“老年芜学叹平生”则透露出诗人对自己晚年学问未能精进、有所荒废的遗憾,后两句通过描绘空庭寂寂、风摇树影、冷月凄凄、露珠点灯的景象,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凄凉。

赏析

这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深沉,诗人通过“长夜不眠”与“老年芜学”的对比,展现了自己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现状的无奈,诗中的景物描写也极具意境美,空庭、风树、冷月、露珠等意象共同营造出一种清冷孤寂的氛围,与诗人的心境相呼应,这首诗还体现了郑板桥诗作中常见的哲理思考,即人生如梦、岁月无情,让人不禁对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进行深思。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郑板桥晚年时期,此时的郑板桥已经历了人生的风风雨雨,仕途不顺、生活坎坷,使得他对往事充满了怀念与感慨,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身体的衰老,他也意识到自己在学问上的不足和荒废,从而产生了深深的遗憾和叹息,在这种背景下,诗人创作了这首诗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和对人生的思考。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