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对画图歌一曲,疑闻风雨下长陂。的解释

梦梦8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山鹧鸪词

唐·李涉

翠岭千重万仞馀,

云开远岫见孤庐。

青林不断三湘路,

白日遥看五岭途。

愁向高唐暮雨收,

思随流水去悠悠。

聊对画图歌一曲,

疑闻风雨下长陂。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涉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李涉,唐代诗人,字太初,自号清溪子,洛阳(今河南洛阳)人,早年曾客居梁园,后隐居庐山,宪宗元和年间曾任太子通事舍人,后贬为峡州(今湖北宜昌)司仓参军,世称“李峡州”,晚年寓居润州鹤林寺,自号鹤林山人,他的诗作以七言绝句著称,多写旅途所见所感,风格清新自然,语言简练明快。

译文

翠绿的山岭重重叠叠,高达千重万仞,云雾散去后,远处的山峦间隐约可见一座孤独的房屋,青翠的树林连绵不断,一直延伸到三湘的路上,白日里远远地望着,可以看到通往五岭的道路,心中愁绪如同高唐的暮雨般难以消散,思绪随着流水悠悠远去,姑且对着眼前的画图吟唱一曲,仿佛能听到风雨交加的声音从远处的长陂传来。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旅途中所见的壮丽景色,以及由此引发的愁绪和思绪,前两句写山岭的雄伟和云雾的缭绕,营造出一种幽静而深远的氛围;中间两句通过“青林”和“白日”的对比,进一步展现了旅途的艰辛和遥远;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愁绪和对远方的思念,通过“聊对画图歌一曲”来抒发情感,而“疑闻风雨下长陂”则增添了画面的动感和诗意。

赏析

这首诗以景起兴,以情结尾,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旅途中的所见所感,前两句的写景,既突出了山岭的雄伟和云雾的缭绕,又营造出一种幽静而深远的氛围,为后文的抒情打下了基础,中间两句的过渡,既承接了前文的写景,又引出了后文的抒情,使整首诗的结构更加紧凑,后两句的抒情,则通过“聊对画图歌一曲”和“疑闻风雨下长陂”两个生动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愁绪和对远方的思念,使整首诗的情感更加深沉和丰富。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李涉在旅途中所作,他一生仕途坎坷,多次被贬谪到偏远地区任职,在这段艰难的旅途中,他看到了壮丽的山川景色,也感受到了内心的孤独和愁绪,他将这些所见所感融入到了这首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旅途的感慨和对远方的思念,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文人士大夫在仕途坎坷、人生无常的背景下,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内心情感的抒发。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