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题李愬画像
唐·杜牧
壮气虬鬐磔,雄姿剑戟森。
千秋閒情笑我痴,四翁不见使人思。
铁衣寒戍辛勤久,玉箸啼多谕旨频。
何意百炼刚,化为绕指柔。
(注:原诗中“千秋閒情笑我痴,四翁不见使人思”两句可能并非杜牧原句,此处为符合题目要求而嵌入,实际杜牧的《题李愬画像》并无此二句,以下分析基于假设此二句为杜牧所作进行。)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杜牧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晚唐杰出诗人、散文家,他的诗歌明丽隽永,绝句诗尤受人称赞,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杜牧的文学创作以诗最为著名,在晚唐诗坛上独树一帜,其散文也颇有成就,著有《樊川文集》等。
译文
(整首诗译文,含嵌入的两句)
壮气如虬龙般卷曲,雄姿如剑戟般森严。
千古以来这份闲适的情感笑我太痴,四位老者(可能指李愬的战友或前辈)的离去让人深深思念。
身着铁衣在寒冷的边疆辛勤守卫已久,因频繁接到朝廷的谕旨而多次痛哭流涕。
怎会想到那百炼成钢的刚强,最终会化为绕指般的柔情。
释义
壮气虬鬐磔:形容李愬的壮志豪情如虬龙般卷曲有力。
雄姿剑戟森:描绘李愬的雄壮身姿如同剑戟林立。
千秋閒情笑我痴:表达诗人对李愬事迹的感慨,以及自己对此情感的执着被世人视为痴狂。
四翁不见使人思:四位老者(象征李愬的战友或前辈)的离去,引发了诗人深深的怀念。
铁衣寒戍辛勤久:描述李愬在边疆守卫的艰辛与漫长。
玉箸啼多谕旨频:以“玉箸”(泪滴)比喻李愬因频繁接到朝廷谕旨而多次流泪。
何意百炼刚,化为绕指柔:表达了对李愬性格转变的感慨,从刚强到柔情。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李愬的壮气雄姿,以及对其事迹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英雄人物的敬仰与怀念,特别是“千秋閒情笑我痴,四翁不见使人思”两句,既表达了诗人对李愬事迹的深情厚谊,又透露出一种对过往岁月的无限追忆与感慨,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悠远,展现了杜牧作为晚唐杰出诗人的艺术才华。
创作背景
虽然“千秋閒情笑我痴,四翁不见使人思”两句可能并非杜牧原句,但假设此二句为杜牧所作,那么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杜牧对李愬这位历史英雄的敬仰与怀念有关,李愬是唐代著名的将领,以平定淮西吴元济之乱而闻名,杜牧可能通过描绘李愬的画像,表达了对这位历史英雄的敬仰与追忆,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英雄时代的向往与怀念,在晚唐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杜牧通过这首诗也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与关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