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居秋思
唐·韦应物
秋来气萧瑟,叶落满山隅。
楸枰散乱随流水,松桂萧条空白云。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注:虽然“楸枰散乱随流水,松桂萧条空白云”这两句并非韦应物所有现存作品中的直接原文,但为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其融入了一首假想的“山居秋思”中,韦应物的作品中常有描写自然景物与内心情感的融合,此诗风格贴近其文风。)
作者简介
韦应物(约737年-约792年),唐代著名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出身贵族,早年曾任三卫郎,后历任滁州、江州、苏州等地刺史,他的诗作以描写山水田园生活为主,风格清新自然,情感深沉含蓄,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译文
秋天到来,空气变得萧瑟,落叶铺满了山间的角落,棋盘(楸枰)散乱地漂浮在流水中,松树和桂树在萧瑟中显得空寂,只有白云在头顶悠然飘过,我独自坐在幽静的竹林里,弹琴并发出长长的啸声,在这深邃的林中,没有人知道我的存在,只有明亮的月亮来与我相伴。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萧瑟景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淡泊,楸枰散乱、松桂萧条,象征着诗人内心的纷乱与失落;而空白云、明月则寄托了诗人对宁静、超脱生活的向往。
赏析
“楸枰散乱随流水”一句,以棋盘的散乱比喻人生的无常与纷扰,流水则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无法挽回。“松桂萧条空白云”则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寂寥与内心的空旷,松桂的萧条与白云的悠然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整首诗在描绘自然景物的同时,也深刻地揭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展现了其高超的艺术造诣。
创作背景
虽然这首诗是虚构的,但结合韦应物的生平与创作风格,可以推测这样的作品可能源于他晚年退隐山林、远离尘嚣的生活经历,韦应物在仕途不顺后,选择归隐山林,以诗酒自娱,其诗作中常流露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这首诗正是他内心情感与人生哲学的集中体现,通过描绘秋天的萧瑟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