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九日登高
唐·孟浩然
初九未成旬,重阳即此晨。
登高闻古事,载酒访幽人。
落帽恣欢饮,授衣同试新。
前日龙山烟景好,风前落帽是何人。
作者及朝代
孟浩然,唐代诗人,约生于公元689年,卒于公元740年,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之一,孟浩然诗与王维并称“王孟”,其诗风格很特别,语言简单明快,形象生动,意境幽深远大,多自然之趣,擅长描绘山水田园等自然景色,诗风清旷冲淡,为唐诗别开生面。
作者简介
孟浩然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修道归隐终身,曾隐居鹿门山,40岁时,游长安,应进士举不第,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一座倾服,为之搁笔,开元二十五年(737)张九龄招致幕府,后隐居,孟诗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其中虽不无愤世嫉俗之词,而更多属于诗人的自我表现,他和王维并称“王孟”,虽远不如王诗境界广阔,但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他们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作家,有《孟浩然集》三卷,今编诗二卷。
译文
还未到九月九日重阳佳节,但这一天已经是重阳节的早晨了,我登上高处听闻古人关于重阳节的趣事,带着酒去拜访隐士,在宴会上,大家像古人一样,帽子被风吹落也不在意,只顾着尽情欢乐地饮酒,还一同试穿新做的寒衣,回想起前日龙山的烟景是多么美好啊,不知道那时在风前落帽的是哪一位高人。
释义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在重阳节前夕登高怀古的情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古人逸事,表达了对古代文人雅士生活情趣的向往和赞美。“前日龙山烟景好,风前落帽是何人”一句,既是对古代重阳节登高习俗的追忆,也是对古代文人风度的赞美。
赏析
这首诗以重阳节为背景,通过描绘登高、怀古、饮酒等场景,展现了诗人对古代文人生活的向往和赞美,诗中“登高闻古事,载酒访幽人”一句,表现了诗人对古代文化的热爱和追求;“落帽恣欢饮,授衣同试新”一句,则展现了古代文人雅士在重阳节时的欢乐和洒脱,而“前日龙山烟景好,风前落帽是何人”一句,更是将读者带入了古代重阳节的氛围中,让人仿佛看到了那些文人墨客在龙山之巅,饮酒赏景,帽子被风吹落也不以为意的洒脱形象,整首诗语言简练明快,意境深远,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气息和人文情怀。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孟浩然在重阳节前夕登高怀古时所作,当时,诗人身处异乡,远离家乡和亲人,心中难免有些孤独和寂寞,他并没有因此消沉沮丧,而是选择登上高处,怀古思今,以此来排解心中的苦闷,在登高过程中,他想起了古代文人雅士在重阳节时的欢乐和洒脱,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向往之情,他写下了这首诗,以此来表达对古代文人生活的赞美和向往,这首诗也反映了孟浩然对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怀的热爱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