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子四人同战死,边庭谁说马将军。下一句是什么?

春秋107个月前

诗词原文

边庭悲歌

唐·张籍

九边春未动,碛路塞鸿飞。

征客去不息,戎旗空满归。

寒沙连日暮,白骨照霜微。

父子四人同战死,边庭谁说马将军。

作者简介

张籍,唐代著名诗人,字文昌,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贞元十五年(799年)进士,历任太常寺太祝、国子监助教、秘书郎、国子博士、水部员外郎、主客郎中,仕终国子司业,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为韩愈大弟子,其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有《张司业集》。

译文

九边的春天还未到来,沙漠中的鸿雁已经振翅高飞,出征的士兵们络绎不绝,而战场上归来的旗帜却空空如也,寒冷的沙漠连着日暮的余晖,战场上的白骨在霜冻中微微显露,有父子四人一同战死沙场,而在边关的朝廷里,又有谁去为马将军说话呢?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边疆战争的残酷景象,通过“九边春未动”和“碛路塞鸿飞”两句,展现了边疆环境的恶劣和战争的紧迫,接下来的“征客去不息,戎旗空满归”则揭示了战争的持续和士兵们的牺牲,而“寒沙连日暮,白骨照霜微”两句更是将战争的惨烈描绘得淋漓尽致,最后两句“父子四人同战死,边庭谁说马将军”则点出了诗的主题,即战争中普通士兵的牺牲和将领的责任问题。

赏析

这首诗以边疆战争为背景,通过描绘战争的残酷和士兵的牺牲,表达了对战争的深刻反思和对将领责任的质疑,诗中的“父子四人同战死”一句,更是将战争的惨烈和士兵的无辜表现得淋漓尽致,引人深思,诗中的“边庭谁说马将军”一句,也暗示了当时朝廷对将领的监督和评价机制的缺失,使得将领们往往能够逃避责任,而士兵们则成为了战争的牺牲品。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唐代边疆战争频繁、士兵牺牲惨重有关,在唐代,边疆战争一直是国家的重要事务之一,而士兵们的牺牲和将领的责任问题也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张籍作为一位关心国家大事、关注民生疾苦的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战争的深刻反思和对将领责任的质疑,同时也表达了对士兵们的同情和敬意。

就是对这首诗的详细解析,希望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内涵和意义。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