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冥妖祲黑如云,湖上旌旗乱不分。的释义

小星167个月前

这首诗词出自元代诗人萨都剌的《过嘉兴》,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

诗词原文

过嘉兴

冥冥妖祲黑如云,湖上旌旗乱不分。

南北舟车通蓟北,东南财赋走淮濆。

金鳌头畔风初起,铁鹤亭前日欲曛。

多少故家遗照在,凄凉禾黍满秋原。

作者简介

萨都剌(约1272—1355),字天锡,号直斋,回族(一说蒙古族),祖父阿鲁浑萨理受元世祖忽必烈赏识,留居京邸,以世袭官人出任火者取道马二八往阿鲁浑大王位下,萨都剌出生于雁门(今山西代县),泰定四年(1327)进士,授应奉翰林文字,擢英宗侍读学士,后出任燕南河北道提刑按察司副使,晚年寓居杭州,萨都剌是元代著名诗人、画家、书法家,他的文学创作,以诗词为主,诗词内容,以游山咏史、描绘自然为主,著有《雁门集》。

译文

妖氛弥漫如同乌云密布,湖面上的旌旗交织难以分辨。

南北的舟车和财赋都通往北方,东南的财富则汇聚在淮河之滨。

金鳌头畔的风刚刚吹起,铁鹤亭前的太阳已近黄昏。

多少故家的遗照还在,但眼前只见凄凉的禾黍遍布秋天的原野。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嘉兴在战乱时期的景象,首句“冥冥妖祲黑如云”以妖氛象征战乱,形容局势动荡不安;次句“湖上旌旗乱不分”则通过湖面上交织的旌旗,暗示了战争的混乱和激烈,接下来的两句,诗人描绘了嘉兴作为交通枢纽和财富汇聚之地的景象,但这一切都在战乱中变得黯淡无光,最后两句,诗人以故家的遗照和凄凉的禾黍,表达了对战乱造成的破坏和人民苦难的深深感慨。

赏析

这首诗以嘉兴为背景,通过描绘战乱时期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厌恶和对人民苦难的同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使得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战争的残酷和破坏,诗人也通过对比和象征等手法,深化了诗歌的主题和意境,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萨都剌生活在元代,这是一个战乱频繁、社会动荡的时期,嘉兴作为江南的重要城市,也受到了战乱的影响,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的向往,他也通过描绘嘉兴的战乱景象,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苦难和人民的疾苦,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诗人的个人经历和时代背景紧密相连,使得诗歌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和社会价值。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