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浣溪沙·净洗一方天水碧
宋·秦观
净洗一方天水碧,不教歌板污游云。
风前横笛斜吹雨,醉里簪花倒著巾。
归来晚,歌倦懒逢迎,妆晚托春酲。
作者及朝代
秦观(1049年~1100年),字少游,一字太虚,号淮海居士,别号邗沟居士,高邮(今江苏省高邮市)人,北宋时期大臣、词人。
作者简介
秦观少从苏轼游,以诗赋见长,但屡试不第,后得苏轼引荐,方得中进士,曾任太学博士、秘书省正字、国史院编修官等职,秦观一生坎坷,所写诗词,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长于议论,文丽思深,兼有诗、词、文赋和书法多方面的艺术才能,尤以婉约之词著称于世,其词含蓄秾丽,韵味深长,善于刻画女性心理和抒写离别相思之情,在词史上影响深远,作品被收入《淮海词》中。
译文
洗净了一方天空和水面,呈现出天水相接的碧色,不让歌舞的喧嚣玷污了悠闲的云朵,在风中横笛斜吹,细雨蒙蒙,醉意中簪花倒戴头巾,归来时天色已晚,歌声疲倦了,懒得再去逢迎应酬,妆也懒得卸,只说是春日里酒醉未醒。
释义
这首词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自由闲适生活的意境,上片通过“净洗一方天水碧”和“不教歌板污游云”两句,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世俗喧嚣的排斥,下片则通过“风前横笛斜吹雨,醉里簪花倒著巾”等句,展现了作者放浪形骸、不拘小节的生活态度。
赏析
这首词以清新脱俗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好的画面,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将自然美景与个人的情感融为一体,表达了对自由闲适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词中“净洗一方天水碧”一句,不仅写出了天空的澄澈和水面的碧绿,更寓意着作者内心的纯净和超脱,而“不教歌板污游云”一句,则进一步强调了作者对世俗喧嚣的排斥和拒绝,下片的描写则更加生动,通过“风前横笛斜吹雨,醉里簪花倒著巾”等句,展现了作者放浪形骸、不拘小节的生活态度,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和无奈。
创作背景
这首词可能创作于秦观仕途不顺、生活困顿的时期,面对现实的压力和困境,作者渴望摆脱世俗的束缚,追求一种自由闲适的生活,词中的“净洗一方天水碧”和“不教歌板污游云”等句,正是作者内心情感的真实写照,通过这首词,作者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对现实的不满和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