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贫家叹
唐·李绅
典卖衣物房有租,合家有口无处糊。
寒风瑟瑟透薄壁,冷月凄凄照空庐。
邻里相顾无言泪,亲朋相逢各叹苦。
世间贫富如天壤,何时方能均平途。
(注:此诗为根据关键词及要求虚构创作,历史上并无确切记载李绅写过此诗,但李绅作为唐代著名诗人,以反映社会现实、同情劳动人民著称,故以此身份进行创作符合其风格。)
作者简介
李绅(约772年—846年),字公垂,唐代著名诗人、官员,他出身贫寒,早年丧父,由母亲抚养长大,李绅的诗作多反映社会现实,同情劳动人民,批判封建社会的黑暗面,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他的代表作包括《悯农二首》等,广为流传。
译文
为了支付房租,家中衣物都已典卖一空,全家人虽然还有一口饭吃,但生活却无以为继,寒风透过薄薄的墙壁,冷月映照着空荡荡的房屋,邻里之间相对无言,只有泪水在眼眶里打转;亲朋好友相逢,也只是各自叹息生活的苦楚,世间的贫富差距就像天和地一样悬殊,不知何时才能有一条平等的道路让我们行走。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贫困家庭的生活状况,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贫富分化现象,诗中“典卖衣物房有租”揭示了贫困家庭为了支付房租而不得不典卖衣物的悲惨现实;“合家有口无处糊”则进一步强调了生活的艰难和无奈,后两句通过描写寒风、冷月、邻里和亲朋的反应,进一步渲染了贫困家庭所处的凄凉环境和社会氛围。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一个贫困家庭的生活困境,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对社会不公的批判,诗中通过对比和象征等手法,突出了贫富差距的悬殊和社会的不平等,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诗人也通过描绘贫困家庭的凄凉生活,呼吁社会关注弱势群体,实现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以设想为唐代社会贫富分化严重、劳动人民生活困苦的时期,李绅作为一位出身贫寒、同情劳动人民的诗人,他通过深入观察社会现实,深刻感受到了贫困家庭所遭受的苦难和无奈,他创作了这首诗来反映社会现实、批判社会不公,并呼吁社会关注弱势群体、实现社会的公平与正义,虽然这首诗是虚构的,但它所反映的社会问题和思想情感却是真实存在的,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