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闻洮河捷报
明·王祎
一夕秋风起洮水,闻说提兵李佥事。
日夜登城奋孤战,始得捷书来万里。
汉家天子今神武,已见胡雏成虏虏。
从此西陲无别事,只应回首忆安西。
作者及朝代
作者:王祎(1322年—1373年),字子充,又字仲常,浙江义乌人,元末明初文学家、史学家,曾任元朝的翰林待制,后隐居青岩山,朱元璋召为中书舍人。
朝代:明朝(但此诗可能作于其元末隐居期间,反映对时局的关切)
作者简介
王祎是元末明初的著名学者和文学家,以文章名世,尤擅长史学,他在元朝曾任翰林待制,后因战乱隐居,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因其才学被召为中书舍人,参与修撰《元史》,王祎的诗文风格雄健,内容多反映社会现实和民族情感。
译文
一夜之间秋风起自洮河之上,听说李佥事率军提兵出征。
他日夜坚守城池,奋勇孤战,终于从万里之外传来了捷报。
汉家天子如今神武非凡,已见胡人败退成为俘虏。
从此西部边疆再无战事,只应回首怀念那曾经的安西之地。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述李佥事在洮河一带率军抗击外敌、取得胜利的情景,表达了对明朝皇帝神武英明的赞美,以及对边疆安宁的期望,诗中“闻说提兵李佥事,日夜登城奋孤战”两句,生动地描绘了李佥事的英勇形象,展现了其不畏艰难、坚守城池的精神。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边疆战事的关切和对国家安宁的期望,首句“一夕秋风起洮水”既点明了时间地点,又寓含了战事的紧迫性。“闻说提兵李佥事,日夜登城奋孤战”两句,通过具体的人物和行动,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英雄的英勇,后两句则通过对比和展望,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信心和对边疆安宁的向往,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作于元末明初之际,当时社会动荡不安,边疆战事频发,王祎作为一位有识之士,对国家的命运和边疆的安宁深感关切,他通过这首诗,既表达了对边疆将士英勇抗敌的赞美,也表达了对国家未来安宁的期望,这首诗也反映了王祎作为一位文学家和史学家对时局的敏锐洞察和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