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知涉世真成梦,不弃山田春雨犁。全诗是什么?

生辉97个月前

诗词原文

闲居

唐·司空图

尘务不萦心,

幽居岁月深。

松风清入耳,

云气淡侵襟。

早知涉世真成梦,

不弃山田春雨犁。

贫病已相累,

功名更莫期。

作者及朝代

司空图,唐代诗人、诗论家,字表圣,自号知非子、耐辱居士,又号玄晏先生、元晏先生,河中虞乡(今山西永济)人,咸通十年(869年)登进士第,归隐中条山王官谷,唐僖宗时召为殿中侍御史,迁知制诰、中书舍人,乾宁四年(897年),王重荣、李克用等上表请司空图任河中节度使,他坚辞不受,后曾短暂入朝,任礼部尚书,不久即因病辞官,晚年隐居王官谷,以琴酒自娱,司空图成就主要在诗论,《二十四诗品》为其不朽之作。

译文

尘世的杂务不再萦绕心头,我在这幽静的居所中度过了深深的岁月,松林间的清风轻轻吹过,声音清脆悦耳,云气淡淡地侵入我的衣襟,如果早知道涉入尘世只是一场梦,我就不会放弃在山田中耕作,享受春雨犁田的乐趣,如今贫病交加已经让我疲惫不堪,对于功名更是再也不抱期望了。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司空图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尘世纷扰的厌倦,他通过描绘自己幽居的环境和心境,表达了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热爱,他也通过“早知涉世真成梦,不弃山田春雨犁”这一诗句,表达了对过去选择涉世而未能坚守田园生活的遗憾。

赏析

这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诗人通过描绘幽居的环境和心境,展现了自己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热爱,他也通过对比尘世和隐居生活的不同,表达了对尘世纷扰的厌倦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松风清入耳,云气淡侵襟”这一联,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环境的清幽和宁静,给人以美的享受,而“早知涉世真成梦,不弃山田春雨犁”这一联,则表达了诗人对过去选择的反思和对未来的期望,具有深刻的哲理意义。

创作背景

司空图生活在晚唐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严重的时代,他早年曾涉世为官,但很快就厌倦了官场的勾心斗角和尔虞我诈,他选择了隐居生活,以琴酒自娱,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自由,这首诗就是他在隐居期间创作的,表达了他对隐居生活的热爱和对尘世纷扰的厌倦,也反映了晚唐时期士人阶层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无奈。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