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居杂诗
朝代:唐代
作者:皎然
云沙有径萦寒烧,松屋无人闻昼鸡。
贫病已应随我老,青山何处有茅茨。
作者简介
皎然,唐代诗僧,俗姓谢,字清昼,吴兴(今浙江湖州)人,他是南朝文学家谢灵运的十世孙,早年曾从事儒学,后出家为僧,与颜真卿、韦应物、灵澈等人有交往,皎然的诗歌创作成就较高,多写山水田园和隐逸生活,风格清丽闲淡,为唐代诗僧中的佼佼者。
译文
云雾缭绕的沙石小径旁,有袅袅上升的寒烟缭绕;松林深处的屋舍空无一人,只听得见白天里鸡的啼叫,贫病交加的我大概已经随着年岁的增长而老去,但在这青山之间,哪里才能找到我的简陋茅屋呢?
释义
云沙有径萦寒烧:云沙之间的小路被寒冷的炊烟所缭绕。
松屋无人闻昼鸡:松林中的小屋空无一人,只能听到白天鸡的啼叫声。
贫病已应随我老:贫病大概已经随着我的年岁增长而日益严重。
青山何处有茅茨:在这青山之间,哪里才能找到我的简陋茅屋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山居生活的孤寂与清苦,首句“云沙有径萦寒烧”以云雾、沙石、小径和寒烟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略带凄清的氛围,次句“松屋无人闻昼鸡”则进一步渲染了山居的寂静与荒凉,松林深处的屋舍空无一人,只有鸡的啼叫声打破了这份宁静,后两句“贫病已应随我老,青山何处有茅茨”则表达了诗人对贫病缠身的无奈和对简陋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皎然作为诗僧的淡泊与超脱。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皎然在山居生活中所作,反映了他晚年生活的孤寂与清苦,皎然一生致力于佛教和诗歌创作,晚年更是过着隐居山林的生活,这首诗正是他在这种生活状态下,对自己生活状态的深刻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通过描绘山居生活的孤寂与清苦,诗人表达了对生活的无奈和对未来的迷茫,同时也展现了他作为诗僧的淡泊与超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