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词出自唐代诗人韦庄的《与东吴生相遇》,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
诗词原文:
十年身事各如萍,白首相逢泪满缨。
老去悲秋强自宽,兴来今日尽君欢。
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正冠。
燕支千丈赤云生,寒谷珊珊响佩琼。
(注:韦庄此诗并非每句都直接相连,上述“燕支千丈赤云生,寒谷珊珊响佩琼”两句为诗中摘出,为便于解析,此处以整体诗意为背景进行阐述,实际这两句在诗中可能与其他内容有所跳跃,但不影响对其单独赏析。)
作者及朝代: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他生活在晚唐动乱的年代,亲身经历了黄巢起义和唐朝的灭亡,后入蜀依附王建,曾任前蜀宰相,韦庄的诗风清新自然,词则婉约多姿,对后世影响深远。
作者简介:
韦庄一生经历了晚唐的动荡和五代十国的纷争,他的作品多反映战乱时期的民生疾苦和个人流离失所的感慨,他的诗歌既有对往昔繁华的追忆,也有对现实残酷的揭露,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韦庄还是花间词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其词作以描写闺情离愁为主,风格细腻柔美。
译文:
(整体诗意)十年来我们身世漂泊不定,像浮萍一样四处流落;如今白发苍苍,再次相逢,泪湿衣襟,虽然年老体衰,面对秋天的悲凉景象,我还是努力让自己宽慰;今天既然兴致来了,就让我们尽情欢乐吧,不好意思让风吹落了帽子,露出短发,只好笑着请旁边的人帮我整理好帽子,而那远方的燕支山,仿佛有千丈高的赤云升起,寒冷的山谷中,玉佩轻轻作响,宛如仙乐飘飘。
(注:由于“燕支千丈赤云生,寒谷珊珊响佩琼”两句在诗中可能与其他内容有所跳跃,上述译文为整体诗意背景下的意译,实际这两句可能描绘的是一种遥远而神秘的景象,与整体诗意相辅相成。)
释义:
“燕支千丈赤云生”:燕支山高耸入云,仿佛有千丈高的赤红色云彩缭绕其上,形容景色壮丽而神秘。
“寒谷珊珊响佩琼”:寒冷的山谷中,似乎有玉佩轻轻作响,声音清脆悦耳,如同仙女的佩饰在风中摇曳,增添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赏析:
这两句诗以生动的意象描绘了遥远而神秘的景象,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之美,又寓含了诗人对超脱尘世、追求理想境界的向往。“燕支千丈赤云生”以夸张的手法突出了山势的高峻和云彩的绚烂,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寒谷珊珊响佩琼”则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谷中玉佩作响的悦耳之声,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神秘的氛围,这两句诗不仅是对自然景色的描绘,更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抒发和理想境界的寄托。
创作背景:
韦庄生活在晚唐至五代时期,这是一个战乱频繁、社会动荡的年代,他亲身经历了黄巢起义和唐朝的灭亡,经历了长期的流离失所和仕途坎坷,在这样的背景下,韦庄的作品多反映战乱时期的民生疾苦和个人流离失所的感慨,这首《与东吴生相遇》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诗中既有对往昔繁华的追忆和对现实残酷的揭露,也有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而“燕支千丈赤云生,寒谷珊珊响佩琼”这两句诗,则可能是诗人在描绘与友人相遇时的美好景象,以此寄托自己对超脱尘世、追求理想境界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