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题李凝幽居
唐 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溪涧荒凉留使君,天风系马棠阴下。
作者及朝代
作者:贾岛(779年-843年)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贾岛,字浪仙,唐代著名的苦吟派诗人,他一生仕途坎坷,曾做过和尚,法号无本,贾岛的诗歌以五言律诗见长,风格清峭瘦硬,多写荒凉枯寂之境,善于刻画孤寂凄冷的氛围,被苏轼称为“郊寒岛瘦”,他作诗讲究炼字,留下了“推敲”的千古佳话。
译文
闲居之处少有邻居,一条长满杂草的小路通向荒芜的园子,鸟儿栖息在池塘边的树上,僧人敲响了月光下的门扉,走过小桥,眼前呈现出一片原野的景色,搬动石头,惊动了云根(指山石的底部),在那荒凉的溪涧边,留下了使君(指诗人自己)的身影,天风吹拂,马儿系在棠树的阴凉之下。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访问友人李凝的幽居之所,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幽居环境的幽静、荒凉与美丽,诗中“溪涧荒凉留使君,天风系马棠阴下”两句,尤为生动地刻画了诗人在荒凉之地流连忘返,天风拂面,马儿静候于棠树下的情景,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赏析
这首诗是贾岛典型的苦吟诗风体现,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尤其是“溪涧荒凉留使君,天风系马棠阴下”两句,不仅画面感强,而且情感深沉,表达了诗人对这份宁静与荒凉的深深眷恋,全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展现了贾岛独特的艺术风格。
创作背景
贾岛创作这首诗的具体年份已不可考,但从诗的内容和风格来看,很可能是他在仕途不顺,心境孤寂之时,寻访友人李凝的幽居,有感而发,贾岛一生追求诗歌艺术的完美,对每一个字、每一句诗都力求精炼,这首诗正是他这种艺术追求的体现,在访问李凝的幽居过程中,他被这里的荒凉与美丽所吸引,触发了创作灵感,写下了这首流传千古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