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出塞曲
唐·李颀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注:虽然您提供的关键词“城头角声星满野,城门落花随去马”并不直接出自李颀的这首《出塞曲》,但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出塞曲》的风格和主题,构想一首包含这两个关键词的虚构诗作,并附于后,对《出塞曲》进行解析。)
虚构诗作
边城夜思
唐·(虚构)李梦骥
城头角声星满野,城门落花随去马。
月照长城影参差,风摇旌旗寒声哑。
征人遥望故乡远,胡笳吹断思无涯。
黄沙白骨今何在,唯见烽烟映晚霞。
作者简介(虚构)
李梦骥,唐代边塞诗人,生平不详,据传曾游历边疆,对边塞生活有深刻体验,其诗作多描绘边塞风光与战士思乡之情,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译文(《出塞曲》部分)
白天登山观望报警的烽火台,黄昏时牵马饮水靠近交河。
行军在风沙中敲着刁斗巡逻,公主弹奏着琵琶幽怨曲调多。
旷野云雾茫茫万里不见城郭,雨雪纷纷笼罩着无边的沙漠。
胡雁哀鸣夜夜向南不停飞,胡人士兵思家眼泪双双下落。
听说玉门关已被敌人封锁,应该将军队性命追随元帅轻车。
年年战死的尸骨埋葬于荒野,换来的只是西域葡萄送汉家。
释义与赏析(《出塞曲》)
此诗通过描绘边塞的艰苦环境和战士们的思乡之情,展现了战争的残酷与无奈,诗中“白日登山望烽火”至“公主琵琶幽怨多”几句,生动地刻画了边塞生活的艰辛与孤独;“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则描绘了边塞的荒凉与辽阔;“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则表达了战士们对家乡的深深思念与无奈,全诗情感深沉,意境悲壮,是唐代边塞诗的佳作。
创作背景(《出塞曲》)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边疆战争频繁的时代,许多诗人都有过边塞生活的经历,李颀便是其中之一,他通过亲身观察和体验,创作了大量反映边塞生活和战士情感的诗作。《出塞曲》便是其中之一,它通过对边塞风光、战争场景和战士心理的描绘,展现了战争的残酷与战士们的思乡之情,反映了唐代边疆战争的复杂性和残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