愁苦惯经还失笑,吾家先有道元笺。上一句是什么?

小星97个月前

诗词原文

道中杂诗

朝代:清代

作者:黄遵宪

愁苦惯经还失笑,吾家先有道元笺。

江山信美非吾土,风月虽佳岂我天。

异地飘零身是客,故园寥落梦难圆。

何时归去青山外,月满松风听涧泉。

作者简介

黄遵宪(1848年-1905年),字公度,别号人境庐主人,广东嘉应州(今梅州)人,晚清著名诗人、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他早年曾留学日本,深受西方思想影响,主张维新变法,黄遵宪的诗作风格独特,融合古今,既有传统诗词的韵味,又吸收了西方文学的营养,被誉为“诗界革命”的领袖之一,其代表作有《日本国志》、《人境庐诗草》等。

译文

经历了无数的愁苦之后,我不禁苦笑起来,想起家中先辈曾留下过道元笺(指道家经典或家传书信,此处寓意家族智慧与传承),眼前的江山虽然美丽,但终究不是我的故乡;风月虽然迷人,却不是我的心灵归宿,身处异地,如同飘零的浮萍,身是客居之人;故乡遥远而寂寥,归梦难以实现,不知何时才能回到那青山之外,聆听月光下松风拂过涧泉的声音。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身处异乡,对故乡的深深思念和对个人命运的无奈感慨,首联通过“愁苦惯经还失笑”展现了诗人历经磨难后的淡然与自嘲,同时引出“吾家先有道元笺”,暗示家族的智慧与传承给予他精神上的慰藉,颔联和颈联则直接抒发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现状的不满,江山风月虽美,却非我心之所向,异地飘零,归梦难圆,尾联则寄托了对未来归隐生活的向往,希望能在青山绿水间找到心灵的归宿。

赏析

这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悠远,既有对个人命运的深刻反思,也有对故乡的深切怀念,诗人巧妙地运用对比手法,将眼前的美景与内心的愁苦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通过“道元笺”这一意象,既表达了对家族传统的尊重与继承,也隐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探寻与领悟,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动人,展现了黄遵宪作为“诗界革命”领袖的卓越才华。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黄遵宪晚年时期,当时他身处异乡,远离故乡与亲人,内心充满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个人命运的无奈,作为一位深受西方思想影响的知识分子,黄遵宪在晚清社会的动荡变革中,也面临着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冲突,这首诗正是他在这种背景下,通过抒发个人情感,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