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采葛篇
朝代:唐代
作者:李贺
采葛采葛春不雨,去年不雨食葛苦。
不雨百卉皆枯死,曾向山家买白苣。
作者简介
李贺,字长吉,唐代著名诗人,生于唐德宗贞元七年(791年),卒于唐宪宗元和十二年(817年),他生活在中唐时期,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丰富的想象力著称,被誉为“诗鬼”,李贺的诗作常描绘奇幻的景象,抒发怀才不遇的悲愤,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批判,他的作品在唐代乃至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译文
采摘葛藤啊采摘葛藤,春天却没有下雨,去年也是因为干旱,人们只能吃苦涩的葛藤充饥,不下雨导致各种花草植物都枯死了,我曾经还为了生计,向山里的农家购买过白苣菜。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述因干旱导致的农作物歉收,反映了农民生活的艰辛,诗中“采葛采葛春不雨”直接点出了主题,即春天干旱无雨,农民只能采摘葛藤等野生植物充饥。“去年不雨食葛苦”则进一步强调了干旱的持续性及其对农民生活的影响,后两句“不雨百卉皆枯死,曾向山家买白苣”则通过描绘更广泛的自然景象和农民的生计选择,深化了主题,展现了干旱给整个生态系统带来的灾难性后果。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干旱给农民生活带来的苦难,诗人通过“采葛”这一具体行为,巧妙地引出了干旱的主题,并通过“春不雨”和“去年不雨”的对比,强调了干旱的严重性和持续性,后两句则通过描绘更广泛的自然景象和农民的生计选择,使主题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和拓展,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李贺游历或隐居期间,他深入民间,亲眼目睹了农民在干旱年份的艰难生活,作为一位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的诗人,李贺深感农民生活的艰辛,于是创作了这首诗来反映他们的苦难,通过这首诗,李贺不仅表达了对农民生活的同情和关怀,也批判了当时社会的不公和黑暗,这首诗也体现了李贺作为一位现实主义诗人的风格和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