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滚滚龙泉自吐吞,谁能个里混光尘”,这两句诗出自宋代诗人释绍嵩的《山居即事》,以下是完整的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
诗词原文:
山居即事
宋·释绍嵩
滚滚龙泉自吐吞,谁能个里混光尘。
千峰顶上无拘束,万象丛中得自由。
不向人间争宠辱,只将心事付沙鸥。
几时归去青山外,月满松风径自幽。
作者简介:
释绍嵩,宋代僧人、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以其诗作闻名,他的诗作多描绘山林隐逸生活,表达了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超脱世俗的心境。
译文:
滚滚的龙泉水自行吞吐,谁能在这纷繁的世界中保持纯净不染尘埃?站在千峰之顶,没有任何束缚,在万象丛生的世界中获得了真正的自由,我不向人间争宠夺利,只将心事寄托给那飞翔的沙鸥,不知何时我会回到青山之外,那时月光洒满松林,小径自然显得幽静。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龙泉水的自然吞吐、千峰顶上的自由无拘,以及诗人对人间宠辱的超脱态度,表达了诗人对自然、自由、超脱的向往和追求。
赏析:
首联“滚滚龙泉自吐吞,谁能个里混光尘”以龙泉水的自然吞吐为引子,引出诗人对纯净世界的向往,颔联“千峰顶上无拘束,万象丛中得自由”进一步描绘了诗人所追求的自由无拘的生活状态,颈联“不向人间争宠辱,只将心事付沙鸥”则表达了诗人对世俗宠辱的超脱态度,以及将心事寄托于自然的情怀,尾联“几时归去青山外,月满松风径自幽”以归隐青山、月满松风的幽静景象作结,为全诗增添了一份宁静和超脱的意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释绍嵩在山居生活中所写,表达了他对山林隐逸生活的热爱和对世俗纷扰的超脱态度,在宋代,佛教盛行,许多文人墨客都受到佛教思想的影响,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超脱,释绍嵩作为僧人,更是深受佛教思想的影响,他的诗作也往往带有浓厚的佛教色彩和超脱世俗的情怀,这首诗正是他这种情怀的生动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