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知别后思芳杜,青草湖南日影西。上一句是什么?

风云97个月前

诗词原文

湘南逢雁

唐·钱起

湘江斑竹枝,锦翅鹧鸪飞。

应知别后思芳杜,青草湖南日影西。

作者及朝代

钱起,唐代诗人,字仲文,吴兴(今浙江湖州市)人,早年数次赴试落第,唐天宝七年(748年)进士,曾任考功郎中、知制诰,官至尚书司勋员外郎,钱起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与刘长卿齐名,并称“钱刘”,又与郎士元齐名,称“钱郎”,当时称为“前有沈宋,后有钱郎”。

作者简介

钱起自幼聪颖,天宝十年(751年)以太子舍人赐进士第,曾任蓝田尉、司勋员外郎、考功郎中、中书舍人等职,钱起性格迥异,不善交游,惟与韩翃、李端、卢纶、司空曙、苗发、崔峒、耿湋、夏侯审唱和往还,号为“大历十才子”,钱起工于诗,与郎士元齐名,时称“钱郎”,又与刘长卿并称“钱刘”,号为“五言长城”,有《钱考功集》等传世。

译文

湘江两岸斑竹枝枝,锦翅鹧鸪双双飞翔,你应当知道分别后我思念你的心情,就像那生长在青草湖边的芳香的杜若,夕阳的余晖笼罩着整个青草湖。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湘江的自然景色和鹧鸪的飞翔,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首句“湘江斑竹枝”以斑竹起兴,斑竹又名湘妃竹,传说舜崩苍梧,娥皇、女英二妃追至,哭啼极哀,泪染竹上成斑,故斑竹又称湘妃竹,次句“锦翅鹧鸪飞”写鹧鸪飞动,亦暗喻友人南归,三、四两句,诗人用芳杜(芳草)来寄托他对友人的思念,表达了他对友人的无限牵挂和深情厚谊。

赏析

这首诗以湘江的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斑竹、鹧鸪等意象,巧妙地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诗人以景寓情,情景交融,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浓郁的抒情色彩,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象征和比喻的手法,将芳杜比作自己的思念之情,使得整首诗更加含蓄而富有深意,诗人还通过描绘夕阳的余晖,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进一步加深了整首诗的抒情效果。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钱起在湘南地区遇到南归的友人时所作,当时,钱起可能正身处异乡,对故乡和友人充满了深深的思念之情,当他看到湘江的自然景色和鹧鸪的飞翔时,不禁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充满深情的诗篇,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友人的真挚情感和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