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居
唐·杜荀鹤
山居修性欲无营,闭户闲门草自生。
莫道野人无别事,晨斋施笋唯溪叟,
国忌行香只县官,林鸟亦知啼到晓,
花间睡起半欹瓢。
作者简介
杜荀鹤,晚唐著名诗人,字彦之,自号九华山人,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人,他出身寒微,早年曾数次应考不第,后曾隐居庐山、九华山等地,杜荀鹤的诗风质朴自然,多反映社会现实和民生疾苦,与同时期的聂夷中齐名,合称“聂杜”,他的诗作在晚唐诗坛上独树一帜,对后世有一定影响。
译文
居住在山中修养心性,不追求世俗的功名利禄,门户紧闭,任由野草在门外自然生长,不要说山野之人没有别的事情可做,清晨时分,我只会将新鲜的竹笋施舍给溪边的老翁;遇到国家忌日,只有县官才会去寺庙行香祭祀,林中的鸟儿也知道啼叫到天明,而我则在花间醒来,半倚着葫芦瓢继续我的闲适生活。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杜荀鹤在山居生活中的闲适与淡泊,首联点明山居生活的无欲无求,颔联通过“晨斋施笋”和“国忌行香”两个具体场景,对比了山野之人与世俗官员的不同生活方式,颈联和尾联则进一步渲染了山居生活的宁静与自然,以及诗人对这种生活的满足与享受。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展现了诗人杜荀鹤山居生活的闲适与淡泊,通过对比山野之人与世俗官员的不同生活方式,诗人表达了对山居生活的热爱与向往,诗中“晨斋施笋唯溪叟”一句,不仅描绘了山野生活的简朴与和谐,也体现了诗人对邻里关系的重视与关怀,而“国忌行香只县官”一句,则巧妙地讽刺了世俗官员的虚伪与做作,进一步凸显了山野生活的纯真与质朴,全诗意境深远,语言质朴,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杜荀鹤在山居期间所作,当时,他因多次应考不第而心灰意冷,转而隐居山林,寻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在山居生活中,他深刻体会到了山野生活的闲适与淡泊,以及世俗社会的虚伪与做作,他将自己的感受融入诗中,创作出了这首具有深刻内涵的佳作,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山居生活的热爱与向往,以及对世俗社会的批判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