徘徊三叹出金石,焕然妙迹如神明。上一句是什么?

生辉107个月前

诗词原文

观书有感

宋·黄庭坚

徘徊三叹出金石,焕然妙迹如神明。

墨池笔冢任纷华,心手双畅得天真。

作者及朝代

作者: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江西诗派开山之祖。

朝代:北宋

作者简介

黄庭坚是北宋时期杰出的文学家和书法家,与苏轼齐名,并称“苏黄”,他的诗作风格独特,以学问为诗,善于用典,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在书法方面,他擅长行书、草书,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黄庭坚一生仕途坎坷,但文学和书法艺术成就卓越,对后世影响深远。

译文

徘徊再三,吟诵出的诗句如同金石般铿锵有力,那焕然一新的美妙墨迹仿佛出自神明之手,墨池笔冢任凭世间纷扰繁华,唯有心手双畅,方能得见天真烂漫的艺术真谛。

释义

“徘徊三叹出金石”描绘了诗人反复吟诵、深思熟虑后,终于创作出如金石般坚硬有力的诗句,表达了诗人对诗歌艺术的执着追求和深厚造诣。“焕然妙迹如神明”则形容诗人的书法作品或诗文创作如同神明所赐,妙不可言,展现了其艺术创作的非凡境界。“墨池笔冢任纷华”意味着诗人不为世俗所扰,专注于艺术创作,任凭外界如何纷扰繁华,都无法动摇其艺术追求。“心手双畅得天真”则强调了艺术创作中心手合一、自然流露的重要性,只有心手双畅,才能创作出真正天真烂漫、自然流畅的艺术作品。

赏析

这首诗是黄庭坚对艺术创作深刻感悟的抒发,首句“徘徊三叹出金石”以金石为喻,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反复推敲、精心构思的创作过程,以及最终创作出坚实有力的诗句的喜悦,次句“焕然妙迹如神明”则进一步赞美了诗人艺术创作的非凡成就,如同神明所赐,令人叹为观止,后两句“墨池笔冢任纷华,心手双畅得天真”则表达了诗人对艺术创作的执着追求和纯真态度,不受外界干扰,心手合一,追求自然流畅的艺术境界,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黄庭坚作为文学大家和书法家的深厚艺术造诣和独特艺术风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黄庭坚晚年时期,此时他仕途不顺,但文学和书法艺术却达到了巅峰,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黄庭坚对诗歌和书法有了深刻的理解和感悟,这首诗正是他对自己艺术创作经历的总结和抒发,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黄庭坚对艺术创作的热爱和执着追求,以及他在艺术创作中所取得的卓越成就,这首诗也启示我们,在艺术创作中要保持纯真态度,心手合一,追求自然流畅的艺术境界。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