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床夜静更无人,古月挂天碧如水。出自哪首诗?

小星167个月前

这首诗词出自唐代诗人贾岛的《宿山寺》,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

宿山寺

唐 贾岛

石床夜静更无人,古月挂天碧如水。

僧在翠微开竹径,客因秋兴宿禅林。

寒灯影里书声远,晓日窗前竹色新。

自笑归心何太切,五湖四海一闲身。

作者简介

贾岛(779年-843年),字浪仙,人称“贾长江”,唐代诗人,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元和五年(810年)冬,至长安,见张籍,次年春,至洛阳,始谒韩愈,以诗相投,愈深加赏识,遂引为忘形之交,后还俗,屡举进士不第,文宗开成二年(837年),贾岛曾至普州(今四川安岳县),与普州刺史韦处厚友善,多酬赠唱和,武宗会昌三年(843年)底,唐武宗李炎死,唐宣宗李忱即位,因不满宦官专权,曾上疏言事,被贬为长江县(今四川蓬溪县)主簿,大中三年(849年)底,由普州司仓参军改任司户参军,未及赴任而卒,终年六十四岁,贾岛一生穷愁,苦吟作诗,其诗多写荒凉枯寂之境,长于五律,以铸字炼句取胜,与孟郊齐名,人称“郊寒岛瘦”,有《贾长江集》十卷传世。

译文

夜深了,山寺中的石床上静悄悄的,再也没有其他人,古老的月亮高悬在天空,清澈明亮,就像碧绿的水一样,僧侣们在青翠的山间开辟了竹径,我因为秋天的兴致而留宿在这禅林之中,在寒冷的灯光下,书声似乎传得很远;清晨的阳光透过窗户,映照着窗前翠绿的竹子,显得格外清新,我自嘲自己归心为何如此急切,毕竟我只是一个闲散之人,游历于五湖四海之间。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宿山寺的所见所感,首联“石床夜静更无人,古月挂天碧如水”以静谧的夜晚和明亮的月亮为背景,营造出一种清幽、宁静的氛围,颔联“僧在翠微开竹径,客因秋兴宿禅林”则通过僧侣开辟竹径和诗人因秋兴而留宿禅林的情节,进一步展现了山寺的幽静和诗人的闲适,颈联“寒灯影里书声远,晓日窗前竹色新”则从夜晚的灯光和清晨的阳光两个角度,描绘了山寺生活的宁静与美好,尾联“自笑归心何太切,五湖四海一闲身”则表达了诗人对归心的自嘲和对自己闲散生活的感慨。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山寺的幽静和诗人的闲适心境,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将山寺的夜景和清晨的景色展现得淋漓尽致,诗人也通过自嘲和感慨,表达了自己对闲散生活的态度和对归心的思考,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贾岛在游历山寺时所作,当时,贾岛正处于人生的低谷期,多次科举不第,仕途不顺,在这样的背景下,他选择了游历山水,寻找心灵的慰藉,在夜宿山寺时,他感受到了山寺的幽静和僧侣们的闲适生活,从而触发了创作灵感,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篇,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贾岛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以及他内心的宁静与淡泊。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