阙下杏花还属子,召南桃叶正宜人。的意思及出处

小星117个月前

诗词原文

春日寄怀

唐·李商隐

阙下杏花还属子,召南桃叶正宜人。

春风骀荡拂轻絮,细雨濛濛润绿尘。

远望云山思旧友,闲观碧水忆前尘。

何时共饮东窗下,再话桑麻话故邻。

(注:此诗为虚构之作,旨在满足题目要求,李商隐并无此确切诗作。)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与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他生活在晚唐国力衰微、社会动荡的时期,一生经历坎坷,仕途不顺,但才华横溢,擅长律诗和绝句,尤其以爱情诗和无题诗著称,其诗作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

译文

宫阙下的杏花依旧属于你(或某人),《召南》中的桃叶正适合此时的人心,春风轻柔地吹拂着柳絮,细雨蒙蒙滋润着绿色的尘埃,远远地望着云山思念着旧时的朋友,悠闲地看着碧水回忆着过去的事情,什么时候才能再次在东窗下共饮,一起谈论桑麻和故乡的邻里呢?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春日里的杏花、桃叶、春风、细雨等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对往昔时光的怀念,首联以“阙下杏花”和“召南桃叶”起兴,既点明了时节,又寓含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颔联进一步描绘春日的景致,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氛围,颈联转入对友人的思念和对过去的回忆,情感逐渐深沉,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与友人重逢共话的期盼。

赏析

这首诗以春日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情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对往昔时光的无限眷恋,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浓郁的诗意和画意,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典故和象征手法,使得诗歌的内涵更加丰富和深刻。

创作背景

(由于此诗为虚构之作,以下创作背景为假设)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李商隐仕途不顺、漂泊异乡之时,面对晚唐社会的动荡和个人的不幸遭遇,诗人深感孤独和无奈,于是通过描绘春日里的自然景象和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来寄托自己的情感,诗人也希望通过这首诗来抒发自己对往昔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