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登科后
唐·杜荀鹤
终生文彩弃繻辰,建业秋风擢桂新。
自此青云平步上,一朝看尽洛阳春。
作者简介
杜荀鹤(约846年-约904年),字彦之,自号九华山人,晚唐著名诗人,他出身贫寒,但自幼好学,才华横溢,杜荀鹤的诗风质朴自然,多反映社会现实和民生疾苦,对后世有一定影响,他的诗作在晚唐诗坛上独树一帜,被誉为“晚唐杰出诗人”。
译文
我一生以文采自负,终于在科举考试中脱颖而出,放弃了过去平凡的生活(弃繻辰,指离开故乡参加科举),在建业(今南京)的秋风中,我如同新升的桂花一般,高中进士,从此之后,我将平步青云,一朝之间就能看尽洛阳的春色,享受仕途的辉煌。
释义
终生文彩:指诗人一生以文学才华自负。
弃繻辰:繻,古代出入关隘的凭证,弃繻辰,这里指离开家乡去应试,放弃平凡生活。
建业秋风:建业,今南京,这里代指科举考试之地,秋风,象征科举考试的时间(古代科举多在秋季举行)。
擢桂新:擢,提拔,桂,指桂花,古代常用桂花象征科举及第,擢桂新,指高中进士。
赏析
这首诗是杜荀鹤科举及第后所作,表达了诗人对科举成功的喜悦和对未来仕途的憧憬,首句“终生文彩弃繻辰”,既展现了诗人的文学才华,又表达了他对科举考试的决心和付出,次句“建业秋风擢桂新”,以秋风和桂花为象征,生动地描绘了科举及第的喜悦和荣耀,后两句“自此青云平步上,一朝看尽洛阳春”,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未来仕途的美好期待和信心。
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热烈,既展现了诗人的文学才华,又反映了科举制度下士人的心路历程,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杜荀鹤对科举制度的热爱和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
创作背景
杜荀鹤在晚唐时期参加了科举考试,并成功高中进士,这首诗是他科举及第后所作,表达了内心的喜悦和对未来仕途的憧憬,当时,科举制度作为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对于士人来说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杜荀鹤通过科举考试,实现了自己的人生理想,也为自己赢得了仕途上的发展机会,这首诗正是他这一人生重要时刻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