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赠靴
唐·韦庄
东郭家贫才露趾,将军独赠锦靴新。
踏霜履雪轻如燕,从此寒天不畏人。
作者简介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长安杜陵(今陕西西安市东南)人,晚唐诗人、词人,五代时前蜀宰相,韦庄工诗,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重要词人,并称“温韦”,所著长诗《秦妇吟》反映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在当时颇负盛名,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并称“乐府三绝”,有《浣花集》十卷,后人又辑其词作为《浣花词》。《全唐诗》录其诗三百一十六首。
译文
东郭先生家境贫寒,双脚裸露在外,脚趾都露了出来,而将军却独自赠给他一双崭新的锦靴,穿上这双靴子,即便是踏霜踩雪也轻盈如燕,从此在寒冷的天气里也不再畏惧他人的目光。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述东郭先生因贫困而脚趾外露的困境,以及将军慷慨赠靴的善举,展现了人间的温情与关怀,东郭先生的贫困与将军的慷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将军的仁爱与善良,穿上新靴后的东郭先生,不仅物质上得到了帮助,精神上也得到了极大的鼓舞和安慰。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一个贫困者与一个慷慨者的故事,首句“东郭家贫才露趾”直接点明了东郭先生的贫困状况,为全诗奠定了基调,次句“将军独赠锦靴新”则通过将军的赠靴行为,展现了人间的温情与善良,后两句“踏霜履雪轻如燕,从此寒天不畏人”则进一步描绘了东郭先生穿上新靴后的喜悦与自信,以及他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通过对比与象征的手法,深刻地表达了作者对人间温情的赞美与向往,这首诗也启示我们,在困境中,我们应该保持乐观与希望,相信人间自有真情在。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韦庄自身的经历有关,韦庄生活在晚唐至五代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民生凋敝的时代,在这样的背景下,韦庄可能亲眼目睹了许多贫困者的苦难,也感受到了人间的冷暖与善恶,他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贫困者的同情与关怀,以及对人间温情的赞美与向往,这首诗也可能寄托了韦庄对美好社会的向往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