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题荆关图
宋·楼钥
妙手荆关今已杳,三王以后无人续。
残山剩水读君诗,想见当年挥洒处。
作者及朝代
作者:楼钥(1137年-1213年),字大防,又字启大、清卿,号攻媿主人,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藏书家。
朝代:南宋
作者简介
楼钥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幼聪颖好学,博览群书,绍兴二十一年(1151年)进士及第,初授温州教授,后历任太府寺丞、秘书郎、中书舍人等职,他一生好学不倦,藏书丰富,精于鉴赏,尤善诗词文章,有《攻媿集》等传世,楼钥在政治上颇有建树,曾参与平定李全之乱,并出使金国,为南宋朝廷争取了外交上的利益。
译文
荆浩、关仝这两位绘画大师的妙手如今已经消逝,自他们之后,再也没有人能够继承并发展他们的画风,我阅读着描绘残山剩水的诗句,仿佛能够想象到当年他们挥洒笔墨、创作这些画作时的情景。
释义
“妙手荆关今已杳”指的是荆浩和关仝这两位五代时期的著名画家,他们的画作以山水见长,风格独特,但如今他们的技艺已经失传。“三王以后无人续”中的“三王”通常指的是五代时期的王洽、王维、王翚(此处可能有所借指或泛指),意在强调荆浩、关仝之后,山水画领域再也没有出现能够与他们比肩的大师。“残山剩水读君诗”则表达了诗人通过阅读描绘山水景致的诗句,来缅怀和追忆荆浩、关仝等前辈画家的艺术成就。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对古代绘画大师荆浩、关仝的敬仰和怀念之情,诗人通过“妙手荆关今已杳,三王以后无人续”的感慨,既表达了对前辈画家技艺高超的赞美,也流露出对后世无人能够继承其衣钵的遗憾,而“残山剩水读君诗,想见当年挥洒处”则通过想象和联想,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艺术魅力的世界,让人仿佛能够亲眼目睹荆浩、关仝等大师挥毫泼墨的壮观场景,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楼钥对古代艺术的热爱和敬仰有关,作为一位博学多才的文学家和史学家,楼钥对古代绘画艺术有着深厚的感情和独到的见解,他在阅读或欣赏到与荆浩、关仝等古代画家相关的作品或资料时,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怀念和敬仰之情,于是挥笔写下了这首充满深情的诗篇,这首诗也可能反映了楼钥对当时画坛现状的不满和忧虑,他希望通过自己的笔触,唤起人们对古代艺术传统的重视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