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讲易图
明·项兰贞
明朝又拥皋比坐,诗易那能让昔人。
图象乾坤开奥秘,笔端风雨动星辰。
道传孔孟心无改,学贯周程意自真。
莫道儒冠多误身,此中自有乐无垠。
作者及朝代
作者:项兰贞
朝代:明代
作者简介
项兰贞,明代女诗人、文学家,生卒年不详,具体生平事迹亦不详,她以才情出众著称,尤其擅长诗文创作,其作品多反映了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和个人情感的细腻表达,项兰贞的作品在明代文坛上占有一定的地位,对后世文学也有一定影响。
译文
明天又要坐在讲坛上讲授《易经》,在诗歌和《易经》的造诣上怎能输给前人。
通过图象揭示乾坤的奥秘,笔端如同风雨般激荡着星辰的智慧。
传承孔孟之道,内心坚定不移;学问贯通周敦颐、程颢程颐的思想,意志自然纯真。
不要说读书做官多会误人前程,这其中自有无穷的乐趣。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项兰贞对讲授《易经》的热爱和自信,以及她对儒家学问的深刻理解和传承,诗中通过描绘讲坛上的情景,展现了作者深厚的学术功底和对传统文化的敬仰,作者也表达了对读书做官的看法,认为其中自有乐趣,不应被世俗所误解。
赏析
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项兰贞的文学才华,首联“明朝又拥皋比坐,诗易那能让昔人”直接点题,表达了作者讲授《易经》的决心和自信,颔联“图象乾坤开奥秘,笔端风雨动星辰”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作者讲授《易经》时的风采和智慧,颈联“道传孔孟心无改,学贯周程意自真”则表达了作者对儒家学问的深刻理解和传承,尾联“莫道儒冠多误身,此中自有乐无垠”则是对读书做官的看法,表达了作者的豁达和乐观。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项兰贞的学术生涯和儒家文化传承有关,作为一位才情出众的女诗人和文学家,项兰贞对儒家学问有着深刻的理解和热爱,她可能经常讲授《易经》等儒家经典,并在这一过程中产生了深刻的感悟和体会,这首诗正是她对这些感悟和体会的总结和表达,同时也反映了她对儒家文化传承的坚定信念和乐观态度。
这首诗不仅展现了项兰贞的文学才华和学术功底,也反映了她对儒家文化传承的深刻理解和坚定信念,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传统文化的敬仰和热爱,以及她对读书做官的看法和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