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富春游感
宋·陆游
散论文学过游夏,为爱山川到富春。
烟水悠悠江色远,云霞灿烂日华新。
渔舟唱晚归帆影,牧笛吹寒落日曛。
此地风光无限好,何须更问世间尘。
(注:此诗为虚构创作,以符合题目要求,陆游实际作品中并无此诗,但以下分析将基于虚构内容展开。)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
译文
我虽在文学上有所造诣,堪比子游、子夏这样的先贤,但更因热爱壮丽山川而来到富春江畔,江水悠悠,烟波浩渺,远山如黛,云霞灿烂,日光初照,景色焕然一新,傍晚时分,渔舟唱晚,归帆点点;牧笛声声,吹散了寒气,落日余晖映照下,一切显得温馨而宁静,富春江畔的风光如此美好,让人心旷神怡,我又何必再去理会世间的纷扰尘埃呢?
释义
首句“散论文学过游夏”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文学成就的自信,以子游、子夏为比,暗示自己在文学上的造诣;次句“为爱山川到富春”则点明了诗人此次游历富春的初衷——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后四句具体描绘了富春江畔的美丽景色,以及诗人在此地获得的宁静与满足,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尘世纷扰的超脱。
赏析
这首诗以富春江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畔的自然风光,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向往,诗中“烟水悠悠”、“云霞灿烂”、“渔舟唱晚”、“牧笛吹寒”等意象,不仅描绘了富春江畔的美丽景色,更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又有对尘世纷扰的超脱,体现了诗人高洁的情怀和豁达的人生态度。
创作背景
(虚构)此诗创作于陆游晚年,彼时他因仕途不顺,心灰意冷,转而寄情山水,以寻求心灵的慰藉,富春江以其秀丽的山水、宁静的氛围吸引了陆游的注意,他在此地游历期间,被眼前的美景深深打动,遂写下此诗以表达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尘世纷扰的超脱,虽然此诗为虚构之作,但它却很好地反映了陆游晚年时期的心境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