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双溪溪水滨,误将书剑走风尘。的意思及出处

小星87个月前

诗词原文

题李愬画像

唐·白居易

家住双溪溪水滨,误将书剑走风尘。

西征从此多归路,尽室随营几度人。

作者及朝代

作者:白居易(772年-846年)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他的诗歌以通俗易懂、贴近民生著称,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白居易一生仕途坎坷,但始终心系百姓,其诗作多反映社会现实,表达了对人民疾苦的深切同情。

译文

我家住在双溪溪水边,却错误地带着书卷和剑器踏上了征途,奔波于尘世之间,自从西征以来,回家的路变得遥远而艰难,全家人多次随军迁徙,颠沛流离。

释义

家住双溪溪水滨:描述诗人的家乡位于双溪溪水边,环境清幽。

误将书剑走风尘:书剑象征着学问与武艺,这里指诗人原本应是文人墨客,却误入军旅,过上了漂泊不定的生活。

西征从此多归路:西征指诗人参与的军事行动,此句表达了西征之后归途艰难,难以回到家乡。

尽室随营几度人:全家人多次随军迁徙,反映了诗人家庭的颠沛流离。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生活的感慨与无奈,首句“家住双溪溪水滨”描绘了一个宁静美好的家乡景象,与后文的“误将书剑走风尘”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诗人对军旅生活的厌倦和对家乡的思念,诗中“西征从此多归路”一句,既表达了征途的艰辛,也暗示了诗人对归途的渴望,全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展现了白居易诗歌的鲜明特点。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白居易为李愬画像所作,但诗中更多地融入了诗人自身的经历和感受,李愬是唐代名将,曾平定淮西吴元济叛乱,立下赫赫战功,白居易在诗中借李愬的形象,抒发了自己对军旅生活的感慨和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当时,白居易可能正处于仕途不顺、生活动荡的时期,这首诗正是他内心情感的真实写照,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白居易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战争带来的苦难的深刻认识。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