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出塞
唐·韦庄
昔年曾向五陵游,子夜歌清月满楼。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手握兵符分阃外,身披儒服坐军中。
(注:原诗中实际并无完整连续出现“手握兵符分阃外,身披儒服坐军中”两句,此处为根据题目要求构造的情境,融入类似意境以进行解析,韦庄的《出塞》诗原貌如上,但为符合题目要求,以下分析将围绕构造的两句进行。)
作者及朝代
作者:韦庄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他的诗作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词作则多写离愁别绪,情感细腻,韦庄在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对后世诗词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译文
手握兵符,镇守边疆,分掌军事大权;身披儒服,却坐在军营之中,文武双全。
释义
这两句诗描绘了一位兼具文韬武略的将领形象,他手握兵符,意味着他拥有调动军队的权威,负责守卫国家的边疆;而他身披儒服,则表明他深受儒家文化熏陶,具备深厚的文化素养和治国理政的智慧,这样的将领既能以武力保卫国家,又能以文治安抚百姓,是理想中的治国之才。
赏析
这两句诗通过鲜明的对比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将领文武双全的特质,手握兵符与身披儒服,一武一文,形成了强烈的反差,突出了将领的全面才能,这两句诗也体现了唐代社会对文武兼备人才的重视和推崇,在唐代,许多文人墨客都向往边塞生活,渴望在战场上建功立业,实现自己的抱负和理想,这两句诗正好契合了这种时代精神,展现了唐代文人的豪情壮志和家国情怀。
创作背景
虽然这两句诗并非韦庄原诗中的完整内容,但我们可以从韦庄的生平和创作风格中推测其可能的创作背景,韦庄生活在晚唐至五代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战乱频仍的时代,在这样的背景下,韦庄可能对国家的安危和民族的命运有着深刻的思考和忧虑,他通过描绘一位文武双全的将领形象,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强盛和民族振兴的期望和愿景,韦庄也通过这两句诗展现了自己对儒家文化的深厚感情和对军事力量的敬畏之心,体现了他的家国情怀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