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渔舟
宋·释绍嵩
惊湍数罟相连续,未许天机到白鸥。
落日无人松径冷,鬼磷时出照寒流。
作者简介
释绍嵩,宋代僧人、诗人,生卒年不详,他活跃于南宋时期,以诗文闻名于世,尤其擅长描绘自然景色与禅意生活,释绍嵩的作品多反映山林隐逸、渔樵耕读等题材,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深受后世文人墨客的喜爱。
译文
急流中渔网密布相连,不允许自然的奥秘(天机)被白鸥所知晓,夕阳西下,松林小径空无一人,显得格外冷清,而鬼火(磷火)不时地从暗处闪现,照亮了寒冷的溪流。
释义
“惊湍数罟相连续”描绘了河流中水流湍急,渔网密布的景象,暗示了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干预。“未许天机到白鸥”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奥秘被人为破坏的忧虑,希望白鸥(象征自然与自由)能免受干扰。“落日无人松径冷”与“鬼磷时出照寒流”共同营造了一种孤寂、冷清的氛围,反映了诗人对自然宁静与和谐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渔舟晚照的景象,同时寓含了诗人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思考,前两句以“惊湍”与“数罟”相对,突出了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侵扰,而“未许天机到白鸥”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谐状态的渴望,后两句通过“落日”、“无人松径”与“鬼磷”等意象,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冷寂的氛围,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对自然宁静之美的追求,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凝练,富有哲理意味。
创作背景
释绍嵩作为一位僧人诗人,他的创作往往与禅意、自然紧密相连,这首诗可能是在他游历山林、观察渔舟生活时所作,面对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破坏,诗人心生忧虑,希望通过诗歌表达对自然和谐状态的向往与追求,诗中的孤寂、冷清氛围也可能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某种孤寂感或是对世态炎凉的感慨,在南宋时期,社会动荡不安,诗人或许也借此诗抒发了对时局的忧虑与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