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金丹大要
唐·吕洞宾
金丹大要不难知,
妙在阳时下手迟。
火候足时丹自结,
功成方觉道无欺。
作者简介
吕洞宾,唐代道教仙人,号纯阳子,全真道祖师之一,传说他生于唐德宗贞元十二年(公元796年),逝于唐武宗会昌六年(公元846年),吕洞宾以修道成仙、济世度人为己任,游历四方,广传道教教义,被后世尊为“吕祖”、“纯阳祖师”,他的故事和传说在中国民间广为流传,是道教文化中极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
译文
金丹修炼的要领其实并不难理解,
关键在于选择阳气旺盛的时机动手(修炼)不要迟疑。
当火候(修炼的程度)恰到好处时金丹自然凝结而成,
功成名就之时才会深刻体会到道法的真实不虚。
释义
这首诗主要阐述了金丹修炼的关键要素和心得。“金丹大要不难知”指出金丹修炼的要领其实并不深奥难懂;“妙在阳时下手迟”则强调了修炼时机的选择至关重要,要在阳气旺盛的时候开始修炼,但又要避免急躁,要耐心等待;“火候足时丹自结”说明修炼需要达到一定的火候(程度),金丹才会自然凝结;“功成方觉道无欺”则表达了修炼成功后对道法的深刻体悟和信任。
赏析
这首诗语言简洁明了,寓意深远,是吕洞宾对金丹修炼经验的总结和提炼,通过“阳时下手”和“火候足时”的描绘,生动展现了道教修炼中对于时机和火候的精准把握,诗中也透露出吕洞宾对于道法的坚定信仰和深刻体悟,表现出他作为道教祖师的高深境界和豁达胸怀。
创作背景
吕洞宾作为唐代著名的道教仙人,其一生致力于道教修炼和教义传播,这首诗很可能是他在游历四方、传授道法的过程中,根据自己的修炼经验和心得所创作,通过这首诗,吕洞宾旨在向世人传达金丹修炼的关键要素和心得,引导人们正确理解和实践道教修炼之道,这首诗也反映了吕洞宾对于道教文化的深厚造诣和对于道法的坚定信仰。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这首诗以“金丹大要”为题,但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诗歌作品,而是更接近于道教修炼口诀或心得体会,在解读和赏析时,需要结合道教文化和修炼实践进行理解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