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未登场已插秧,更忧雨过水还伤。全诗是什么?

春秋118个月前

诗词原文

插秧叹

宋·杨万里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

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

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

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

麦未登场已插秧,更忧雨过水还伤。

农家辛苦如此甚,客子闻之泪沾裳。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杨万里

朝代:南宋

作者简介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文学家、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他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余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语言通俗易懂,富有幽默感。

译文

农夫抛起秧苗,农妇接着,小孩子拔秧苗,大孩子插秧,斗笠是头盔,蓑衣是战甲,雨从头上淋到肩胛,喊他们停下来吃早饭好歇一会儿,却低头弯腰忙个不停不答话,秧苗根须还没有扎牢,稻田还没有插完,又要管好家里的小鹅小鸭,麦子还没收割上场,稻田里已插上新秧,更担心的是雨过天晴后水涨伤苗,农家像这样辛苦,我这个过路客听到后泪水沾湿了衣裳。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农家插秧的辛苦场景,从田夫田妇到小儿大儿,都忙碌在田间,他们冒着雨,穿着简陋的防雨工具,不辞辛劳地劳作,诗人还通过“麦未登场已插秧”一句,反映了农时紧迫,农民们不得不抢时间、赶季节的艰辛,最后一句“农家辛苦如此甚,客子闻之泪沾裳”则表达了诗人对农民深切的同情。

赏析

这首诗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农家插秧的艰辛,展现了农民们勤劳、坚韧的品质,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将农民在田间劳作的场景刻画得栩栩如生,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诗人还通过“麦未登场已插秧”等句子,反映了农时的重要性和农民们抢时间、赶季节的紧迫感,整首诗语言通俗易懂,情感真挚,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杨万里在南宋时期创作的,当时社会动荡不安,农民生活困苦,杨万里作为一位关心民间疾苦的诗人,他深入田间地头,亲身体验农民的劳作和生活,从而创作出了这首反映农民艰辛生活的诗篇,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杨万里对农民深切的同情和关怀,以及他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

文章下方广告位